虚拟货币必要性_币百科_转赚网

虚拟货币必要性

surge 0 0

区块链真正的认知挑战,为何在于理解区块链的价值和意义?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第二章 区块链的价值和意义

在讨论区块链的应用落地之前,我们面对的第一个障碍就是认知的局限性。

区块链的基本技术特征并不复杂,如果方法得当,一个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普通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大致了解区块链的工作原理。其实,区块链真正的认知挑战在于理解区块链的价值和意义。

如前所述,区块链是一种协作型技术,因此相比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其他热门技术,其认知和实践门槛都比较高。更何况,由于区块链的发展路径,也给人们理解和正确认识区块链带来额外的障碍。第一,历史问题。区块链是诞生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而比特币的发展充满争议。在所谓的“币圈”之中,短短几年,可谓乱象频出,各路“坏孩子”通过各种投机行为破坏市场秩序,不断刷新下限。而在所谓的“链圈”之中,资本推动行业泡沫,许多区块链项目“为链而链”,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区块链行业始终充满争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区块链甚至是被污名化的。第二,区块链的各种“理论”“观点”“学派”层出不穷,鱼龙混杂,真伪难辨。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的区块链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和背景知识都可以带来对区块链的不同理解,这些理解之间又激烈碰撞。“币圈”“链圈”之争,又或者把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或者工具的不同理解方式,都在不同层面上把理论之水搅得更浑,使人们更难以去伪存真。第三,范围模糊。区块链行业广义上包含了数字货币、公链、联盟链、交易所、分布式数据库、BaaS(后端即服务)、密码学等子领域。如何认知?

我们认为,欲明辨是非,必须回归根本。在本章中,我们首先回顾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对于区块链这种协议式的,需要大规模社会协作参与的颠覆性技术,越快让人了解它的意义,就会使其越快体现自身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别从支持产业区块链和支持数据生产要素化两个角度认识区块链的战略价值。

区块链的概念内涵

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

我们通常认为,现在的互联网主要是信息的互联网,它将各种信息数字化并传递,进行交换交易。在互联网背后,是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协议)这样的互联网基本技术协议。TCP/IP的根本就是执行一个网络上所有节点统一格式、对等传输信息的开放代码,把全球统一市场所需要的自由、平等的基本价值观程序化、协议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球信息的低成本、高效率传输。万维网协议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曾经对互联网有这样的论断:一旦我们通过互联网连接信息,就可以用它来发现事实、创立想法、买卖物品以及建立各种联系。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方便快速地生成信息,并将其复制到任何一个地方,所有信息都是可以高效传播的。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初步完成阶段性使命——连接人和信息。

渐渐地,我们发现,因为电子数据易删、易改、易复制等特性,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难以保障互联网上高价值数据的流转,现有的互联网技术无法实现价值传输。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要向其他用户转账,必须在付款账户中减去一笔钱,在收款账户中增加一笔钱,才能完成这笔支付。同样,对于一段有价值的数字内容,若想对其进行交易,也不能仅仅复制其内容。对于互联网上的价值转换,将某部分价值从A账户转移到B账户时,必须清楚地认定A账户减少了这部分价值,而B账户增加了这部分价值。目前,主要是通过银行等第三方信用机构来背书,互联网只是记录了信息的变更这个环节,而非真正解决了价值转移的动作。

区块链是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从本质上看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多方共享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它创造的新范式是一种关于信任的协议,基于它可能构建转移价值的互联网——价值互联网。在最基本层面上,账本描绘了经济和社会关系。关于账本的共识及精准的信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之一。加密的全球分布式独立账本网络提供了政府、中央银行或任何垄断的中心机构管理之外的另一种运行模式,撼动了位于金融核心的传统信任机制,创造了一种基于技术的社会信任体系。对于现有基于中心化机构设计的金融生态来说,区块链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颠覆。区块链将社会系统中由双边互信或建立中央信任机制演化为多边共信、社会共信,人们可以突破时间和权力进行信用共建。

如果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是信息重构,那么区块链就是一种价值重构。如果观察一下金融领域,可以发现,货币、股票、积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种关于价值的工具。[1]货币大大简化了交易流程。股票是连接投资人和有募资需求的企业的一种有效机制。积分是连接消费者和公司商业活动的工具。它们的区别就在于适用范围和复杂程度。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区块链可以用程序语言来代表金融交易中的业务逻辑。再加上用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验证信息价值,我们可以看到,从本质上来说,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是一个关于价值技术的通用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让我们实现各种各样的价值技术。各类资产,如股权、债券、票据、仓单、基金份额等均可以被整合进区块链账本,成为链上的数字资产。甚至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如标题、行为、版权、艺术等也可以在区块链上存储、转移、交易。

价值重构,也就是价值交互的方式、交易的方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会对我们的商业形态和社会形态带来巨大的冲击。让我们来类比一下,移动支付出现之前,互联网上的主要商业模式是广告。而移动支付出现以后,网约车、网游、电商、团购、视频等商业模式大爆发,各种互联网上的应用和服务也随之涌现出来,塑造了过去10年互联网的繁荣。尽管目前区块链的变革性价值还未充分显现出来,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颠覆性应用和服务诞生。

信任与账本

区块链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价值,是它通过技术手段帮助人们降低信任成本,确保信息安全。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为什么大家愿意相信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卖家呢?因为在交易过程中,我们把信任托付给了官方机构或大型企业,它们在其中扮演增信中介的角色。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是一种智能化的信任。比特币从2009年至今运行了10年,无责任主体,无担保机构。以色列数学家阿迪·沙米尔(Adi Shamir)曾在2012年发表了一篇论文——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Full Bitcoin Transaction Graph,通过对比特币系统中前18000块链公开的交易记录进行分析,估算比特币持有者的数量,截至2012年5月13日,持有比特币的实体有185万。[2]时至今日,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已经对基于机器信任的价值交换不再陌生并习以为常。

那么,区块链是如何实现技术增信的呢?通俗地说,区块链可以看成是一套由多方参与的、可靠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其独特之处在于:一是记录行为的多方参与,即各方可参与记录;二是数据存储的多方参与、共同维护,即各方均参与数据的存储和维护;三是通过链式存储数据与合约,并且只能读取和写入,不可篡改。分布式账本中的每条记录都有一个时间戳和唯一的密码签名,这使得账本成为网络中所有交易的可审计历史记录。

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公信力的需求。建立在区块链上的信任并非由单个组织掌控,而是由多方交叉验证与监督。

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集成了多方面研究成果的综合性技术系统。我们认为,其中有三项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共识机制、密码学原理和分布式存储。

第一,共识机制。所谓共识,是指多方参与的节点在预设规则下,通过多个节点交互对某些数据、行为或流程达成一致的过程。共识机制是指定义共识过程的算法、协议和规则。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具备“少数服从多数”和“人人平等”的特点,其中“少数服从多数”并不完全指节点个数,也可以是计算能力、股权数或者其他计算机可以比较的特征量。“人人平等”是当节点满足条件时,所有节点都有权优先提出共识结果,直接被其他节点认同,并且最后有可能成为最终共识结果。

第二,密码学原理。在区块链中,信息的传播按照公钥、私钥这种非对称数字加密技术实现交易双方的互相信任。密钥至少有两种组合:公钥和私钥。信息发送者使用公钥将信息加密,加密后的信息只能用私钥来解码。数字签名是用来证明信息或者文件真实性的数学工具。密码学对公钥和私钥进行处理,体现了区块链的阴阳法则:虽公开可见,但需要私人认证。

第三,分布式存储。区块链中的分布式存储是指参与的节点各自都有独立、完整的数据存储方式。

与传统的分布式存储有所不同,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块链每个节点都按照块链式结构存储完整的数据,而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多份进行存储;二是区块链每个节点的存储都是独立的、地位等同的,依靠共识机制保证存储的一致性,而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通过中心节点往其他备份节点同步数据。

这三项技术使区块链成为“防篡改的、没有中央权威的、去中心化的数字分布式账本”,将几千年来依赖于信用中介的信任转化为基于技术的信任。

区块链解决了中心化的信任问题后,给商业、社交、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契机。比特币也是区块链的第一个试验品,也是到目前为止知名度最高、最成熟的区块链应用。在比特币的世界,该币没办法凭空产生,没有通货膨胀和超发问题,无法造假,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别用户的身份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天然是全球化的。各种文化背景的开发者通过开源的方式聚集起来,由共识社区赋能比特币的价值。

区块链是一种制度设计

单从技术角度来看,把这些过去已有的技术排列组合,并没有特别的革新之处。区块链虽然以技术之名诞生,但是其所带来的,已经远远超过技术本身。

早在1993年,密码朋克埃里克·休斯(Eric Hughes)就发表了一篇名为A Cypherpunk’s Manifesto的宣言,总结了密码朋克的原则和抱负——保护隐私和言论自由,使用匿名通信并交易,建立匿名信息系统和电子货币,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编写安全软件,传播密码学知识,并谴责任何监管。这篇文章是所有密码朋克的圣经,当然包括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创造者中本聪。这些想法在过去10年中对区块链社区产生了深远影响。自从比特币问世以来,我们已经有了数百个区块链项目,但基本原则是一样的。

● 自由: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用户都可以在区块链上自由使用和管理他们的数据/数字资产,没有任何第三方施加限制。

● 匿名:用户有权只公开最少的凭证,并将其真实身份作为秘密。

● 透明:所有的数据和过程应该是公开的,易于跟踪和审计,难以篡改。

● 去中心化:没有单一的控制点,没有黑箱,没有人可以单独改变规则和记录。

● 完全用户控制:用户可以完全控制他们的数据和资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大多数人都会委托第三方,如银行、公司、基金、政府机构管理资产。因此它不是所有者控制的,也不是真正私有。

● 协作:区块链社区的成员可以协作办事。他们不指挥别人,不会通过建立官僚机构实施管理,而是平等协作。

正是这些原则吸引了区块链的核心支持者。大多数区块链的粉丝对技术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哈希指针,为什么它可以防止数据被篡改,他们不知道数字签名是如何工作的,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分布式共识如此难以达成。但是他们知道这些简单原则的意义,并体验和拥抱它们。

更进一步,从广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组织或机制设计。区块链的技术采用分布式网络架构,具有去中心、分布式、共识共担的组织结构特征。从组织机制设计的角度来看,信息共享和共识表现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传递和验证。区块链是一种可以实现既定社会目标的信息分散决策机制。具体而言,在机制层面区块链包含以下几点。

●“编码化诚信”:诚信被编码到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而不依赖任何金字塔体系或者任何一个成员。编码化诚信追求的是合作的透明度,以提高履约率并降低信用风险。

●“共识系统组织”:在区块链上商议、起草执行协议,与供应商、客户、雇员等利益相关者无缝衔接。人类纷争的本质就是无法达成共识,而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是共识的凝聚和达成。区块链就是构建共识的基石,只有达成共识才能开启交易,形成社群。

●“多种数据治理”:区块链系统蕴含数据治理的理念,即尊重各节点的数权和治权。区块链是一种数据及时广播的多副本存储模式,只要求在应对具体事务时共享信息,且重视过程数据。

●“分布式商业”:现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产权制度和分配方式等,宗旨皆在于激励人们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公司的薪酬制度、职工持股、职级晋升同样是为了激励员工创造价值。区块链的一项重要创新,就是个人的资产可以被确权,包含拥有权、使用权、交易权等不同的权益可以作为资产在价值网络中流转。推动分布式商业的是协作共赢的思维。把员工、用户、供应商等都绑在一条船上,形成共同利益后,整个社会的活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可以看到,区块链可以被视为一种“技术化的制度”。这些理念既可以蕴含在区块链概念中,也可以脱离区块链系统而存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实际情况,不可拘泥于一些过于理想化的宗旨。完全用科技取代制度和信任是非常困难的,分布式与中心化也各有适用场景,不存在优劣之分。

融入实体经济:产业区块链成为区块链发展的新空间

区块链对于各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区块链能够得以落地应用的首要原因。产业区块链正是本书的主题,因此在本节我们简述一下产业区块链的意义。

过去几年,有许多成熟的机构对区块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有的将区块链作为技术系统引入某些垂直领域,但很快就发现它并未带来突破性的应用和商业价值。也有一些区块链创业公司和创新项目,虽然试图实践广义上的区块链,但是往往不能找到有真实需求的应用场景,更多的时候只能做出一些类似乌托邦的去中心化区块链平台。很多人都忽略了区块链技术与具体产业的结合,没有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产业系统和业务流程的组织再造。

中国的区块链新政并非空穴来风。从2018年开始,产业互联网就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产业互联网是从消费互联网引申出的概念,是指传统产业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以及网络优势,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是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产业互联网依托大数据实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助推经济脱虚向实,实现转型升级。产业互联网的兴起,意味着制造、农业、能源、物流、交通、教育等传统领域相继将被互联网改变和重构,并通过互联网提高跨行业协同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我们重新认识区块链以后,可以发现区块链的技术特性赋予了自身变革传统产业的潜力,其应用已经从单一的数字货币应用延伸到各行各业的场景,脱虚向实,能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加强传统产业多方之间的协作信任,同时简化流程,降低成本,进而在各领域中助推实体行业,解决实体经济的真实问题,我们将这样的趋势称为“产业区块链”。

区块链如何赋能产业

区块链通过点对点的分布式记账方式、多节点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和智能合约等技术手段建立强大的信任关系和价值传输网络,使其具备分布式、去信任、不可篡改、价值可传递和可编程等特性。区块链可深度融入传统产业,通过解决产业升级过程中遇到的信任和自动化等问题,极大地通过增强共享和重构等方式助力传统产业升级,重塑信任关系,提高产业效率。

从发展阶段来看,区块链对产业的赋能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消除中心化系统的弊端,比如数据透明度和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强调增信,增强数据可信度,强化数据公信力,例如,存证项目,存——数据上链,证——证明数据不可篡改,从而实现可信数字化。

第二,区块链用多中心方式结合智能合约等技术解决多方信任协作问题,在数据增信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合约和其他技术,重塑信任关系和合作关系。比如腾讯微企链解决的供应链融资问题,促进了小微企业、核心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参与方的信任协作关系。

第三,基于区块链,可以将数字资源确权形成数字资产,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化。作为一种价值技术的通用平台,区块链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流转,也可以通过确权让数据、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数字化,进而交易。这是数字经济时代全新的价值流动体系,将真正激活数字经济的发展潜力。

目前,在区块链与实体产业融合的初始阶段,最广泛的需求是增信,其实现方式是存证,这也是产业区块链发展的重要基石。存证主要解决的是数据真实可信的问题,为相关数据提供“存”与“证”的双重保障,强化数据的公信力,市场对其的期望是有效的事前预防和事后追责,为产业中企业间多方协作打下重要的信任基础。结合智能合约、身份认证和隐私保护等技术,传统企业间低效的协作模式将通过预设规则、智能协同和信息共享等手段得以改进,简化合作流程,提高协作效率,强化互信合作,实现“信息互联网”向“信任互联网”的跨越。例如,在版权领域,区块链主要用于电子证据存证:一能保证证据不被篡改,通过和原创平台合作,可以辅助证明原创作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能提高侵权举证和司法判决的效率,因为区块链可以链接原创平台、版权局、监测中心以及执法部门等机构,依据链上共享的电子证据高效处理侵权行为,降低举证难度,加快执法进度,增强合作信任。

由此可见,通过存证实现数据增信是整个产业区块链未来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涉及数据的采集、保全和共享等流程,可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的功能也较为丰富,比如身份认证、数据交换、资产交易和共享经济等。因此,存证的基础越扎实,多方协作越顺畅,未来的想象空间也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选择从各领域存证开始切入产业区块链,例如,司法电子存证、区块链电子发票、物流运单管理、医疗处方流转、公益寻人等。在产业区块链发展的初始阶段:一方面,我们需要强化技术能力,推动技术、业务和监管的磨合;另一方面,在做好存证应用的基础上深挖区块链与实体产业结合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

与产业互联网一样,产业区块链的主导方,不应该是一众的区块链独角兽和技术服务商,而应该是深扎在社会不同领域的实体产业。实体经济是根基,区块链技术是树叶,只有根基牢固,树叶才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结出更好的果实。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全方位改造各项生产要素,赋能实体经济。但若没有实体经济根基支撑,区块链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区块链的技术迭代是简单的,但技术和产业场景的融合却是困难的。区块链的业务竞标是简单的,但满足业务场景的变化是困难的。区块链行业寻找热钱是容易的,但持续创造价值是困难的。产业区块链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但在这片产业森林中会长出各种新物种,更多细分市场的需求将被满足。

深化数字经济:区块链支持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

区块链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它能够有力地支持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我们现在正处在从传统的工业经济转型为数字经济的过程中。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31.3万亿人民币,大约占GDP的1/3。中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数字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国家之一。但是可以发现数字经济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大量现实生活的很多领域还不是用数字经济、数字方式、数字工具来解决问题。

数字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它是基于高科技的深度影响带来的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

未来20年,数据资产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动能。

经过过去将近30年的发展,全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充分认识到数字经济对于整体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变压器”效应,纷纷结合信息技术升级换代的新趋势制订自己的数字经济升级计划。[3][4]

● 美国先后推出了“数据科学战略计划”“美国国家网络计划”“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计划”“美国国防数字战略计划”等,同时脸书计划发行的Libra本身也是美国在全球数字经济当中的一个战略大招儿。

● 德国于2019年9月发布《德国国家区块链战略》文件,配合此前已经提出的“工业4.0”和“德国国家高技术战略2025”计划,为德国数字经济升级提出了新规划。

● 法国制订了“法国数字技术推进工业转型计划”。

● 欧盟制订“欧盟人工智能战略”、《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非个人数据自由流动计划框架”、“地平线欧洲计划2021—2027”等战略计划,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设定了框架。

● 英国发布《数字宪章》和《英国国家数字度量实施计划》。

● 日本颁布《支付服务法案》,在各主要经济体中最早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支付工具地位,并制定“综合创新战略”、“整合创新战略”以及“战略性创新推进计划(SIP)二期”。

● 俄罗斯颁布《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规划》。[5]

显而易见,一场新的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已经展开。那么在这场竞争中,中国的关键战略是什么呢?

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六节第二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有一段简短但意义深远的论述:“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论断,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一论断的意义,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19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文章说道:

特别是《决定》首次增列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反映了随着经济活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凸现,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新生产要素的重要变化。要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科研、技术、管理人才,建立健全数据权属、公开、共享、交易规则,更好地实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的价值。

如何理解这一决策的重要意义?这与产业区块链和数字经济升级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首先,必须深入理解生产要素的含义。

生产要素,是经济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并不关心企业怎么组织、怎么管理,而是将企业当成一个黑盒子,假设一群变魔术的人躲在一个黑盒子里,只要往这个黑盒子的一头输入一些资源,这个黑盒子就能像变戏法一样从另一端输出产品。就好像这个企业是一个函数,输入自变量,函数就会输出结果。对应到现实生活,企业输出的结果自然是老百姓需要的商品和服务。那么企业需要投入什么呢?经济学上就把这些投入抽象地称为生产要素。

如何定义生产要素,是经济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不仅反映观点,还反映立场。比如亚当·斯密提出的生产要素有三个: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资本。马克思认为生产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一部分新自由主义者认为一切生产要素都跟资本有关,因此主张生产要素是可变资本(也叫流动资本)、固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甚至社会资本,总之一切都是资本。改革开放以后,有经济学家向政府建议,将“企业家才能”作为生产要素看待。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收入来自他对于生产要素的贡献。由此可见,怎么认识生产要素,体现了不同的人对于“什么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模式,更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模式。

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前,中国官方认定的生产要素包括6项,分别是土地、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这已经代表全球主流经济体对于生产要素问题的高水平认识。而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数据被认定为新的生产要素,而且有助于实现其他要素的价值,是最具时代特征、最具“活性”、具有“乘数”作用的新生产要素。这一经济学意义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将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数字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

第一,数据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发动机。由于数据作为一种新资源,其总量没有限制,且正在以指数速度快速增长,因此,如果能够让数据充分发挥对经济的驱动作用,那么经济将因此获得加速推动力。

第二,数据要市场化。中央决定指出,数据跟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都要由市场评价贡献,由贡献决定报酬。这就意味着,要让数据资源市场化、商品化,由市场机制为商品数据定价,由市场来配置数据资源,并且决定各参与方的收入分配。

第三,数据将会成为资产。刘鹤副总理在文章中强调了一点,即数据要确权、公开、共享、交易。这意味着我们将会努力使数据资源摆脱现有的权属不明、权责不清、定价不公、分享不易的状态,进入高效率、低摩擦、高流动性的交易市场,并给数据资源的权利所有人带来经济收益。这无疑表明,数据将成为新时代的资产。

第四,数据资产将有力地影响未来的财富创造方式和分配格局。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个体和企业的报酬,是由其要素贡献决定的。相对于其他要素,数据这一要素增长更快,更具活力和潜力,因此将成为左右财富分配格局转变的关键因素。完全可以想象,再过20年,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将很大程度上受数据因素影响。

凯恩斯说:“讲求实际的人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其实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的经济学家的俘虏……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

毫无疑问,中国对于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的判断,将会对未来数十年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数据面临的挑战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和新型资产,发展前景无限。但是由于数据的一些特性,它跟传统的资产有巨大的性质差异,要升级为资产,在技术、应用模式、监管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还面临一系列挑战。

● 克隆挑战。数据要成为商品,就需要允许其流动,但是数据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即可以零成本或者非常低成本地被复制、克隆。一个可以被低成本随意复制的东西没有稀缺性,供给可以随意放大,而且永不折旧。这样的东西如何商品化?

● 确权挑战。数据难以确权。一份数据放到我们面前,如何确认创造者和所有者?两份一模一样的数据放在人们眼前,如何确认哪个是原本、哪个是复本?数据没有天然的权属机制和标签,根本搞不清楚归谁所有。一个没有所有权的东西,如何交易?

● 产权挑战。数据只有整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可是数据整合应用与数据产权分散所有存在矛盾。整合数据需要很多人主动将数据交出,但他们凭什么交出数据?如何确认谁作为整合中心?按照什么标准为数据提供方支付对价?

● 隐私挑战。数据整合应用与人们越来越强烈的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观念之间存在非常尖锐的矛盾。如何既保护和尊重个人的隐私,又实现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协作,这是技术上的重大挑战,也是应用模式和监管的重大挑战。

● 定价挑战。互联网免费模式的本质是什么?用户免费使用互联网产品,产品免费收集用户的数据。其带来的后果是,大家以一种吃大锅饭的计算方式来考虑数据的价值。说白了,就是没有进行细致的数据价值衡量和数字管理。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很多人都称赞这种免费模式,实际上,今天应该反思这个问题,因为这种免费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我们要把数据商品化投入市场,就需要给数据定义和定价,但精准定价仍是一个难题。

● 真实性挑战。数据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如果是高质量的数据,往里头掺假是非常容易的。一旦掺假,再想把这个假数据过滤出来,恢复数据质量,非常困难,这里存在非对称性问题。目前互联网数字经济、流量经济领域造假猖獗,受害者无计可施。2019年10月有一条新闻,一位拥有380万粉丝的微博网红帮甲方做广告,这个网红发布的Vlog(视频博客)达到353万次观看量,但最后成交量为零,为什么?她的粉丝都是机器人,点击量都是机器人贡献的,可想而知数据极易掺假、造假。这带来一个问题,既然要资产化数据、要让数据的价值由市场来衡量,而我们又没有办法把真数据和假数据分开。这会带来什么后果?谁越能造假,谁就越能赚钱。这肯定是不能被允许的。数字经济向前发展,必须解决真实性问题。

● 安全性挑战。随着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的广泛应用,“数据黑客攻击”正在快速发展。这种新的IT(信息技术)系统攻击方法,是使用精心炮制的假数据对依赖数据进行判断的智能算法实施攻击,使智能算法发生重大错误,例如,通过身上佩戴简单的贴纸,让人脸识别程序将一个人完全识别为另一个人,或者通过埋藏的“数据炸弹”使无人驾驶装置采取可能导致自毁的行为。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刚刚开始,但是安全性挑战对于数据资产的广泛应用可能构成严峻的挑战。

以上挑战是将数据转变为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区块链作为数据生产要素化的支撑平台

区块链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也因此,区块链成为数据生产要素化和数据资产化的理想支撑平台。

首先,区块链从根本上确保了其上数字对象的唯一性,区块链中的数字对象无法复制。此外,区块链数字对象在任何状态下均有清晰的所有权权属,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区块链对象一定绑定了自己的所有者账户(地址)。这两点是区块链能够成为数字生产要素化基础平台的技术保障。

其次,区块链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套思维方式、行动协议和应用模式。本书第五章将介绍行业区块链典型的应用模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各方的响应式协调行动和交叉验证,将普通的数据转变为可信数据,并记录在链上。通过这种方式,各方在无须事先共享私有数据的情况下,基于协作方的具体需求,在有效的激励之下,协助对方获取所需的证据,完成交易。整个过程安全、高效,并且结合市场化激励制度,能够比较公允地为数据定价。

总而言之,区块链为应对上一节所列举的各项挑战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以发展的眼光看,这套方案未必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优的,但是在当前,是最可行的方案之一。因此,区块链也就成为支持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数据资产化的一个现实可用的平台,在当前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小结

我们相信,在比特币诞生10年后的今天,区块链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翻开产业区块链这一新的篇章。国家层面的支持和投入可以帮助区块链行业度过幼苗期,但接下来区块链行业将面临更多的商业考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开启许多让人兴奋的可能性,在区块链发展早期,人们大多关注区块链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影响。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潜在的应用案例越来越多,将广泛地影响知识产权保护、供应链管理、公共管理、公益等领域。一方面,区块链将优化各行业的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透明度和协同效率。另一方面,区块链的诸多案例已经显示了区块链与传统行业业务运行范式的区别,定式思维将无法适应新技术的颠覆。各行各业将利用其分布式、数字化、可编程的区块链基因辅助现有行业转型,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带来更多的商业与社会创新。

短期来看,技术决定门槛。长期来看,思想决定成败。如果说计算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催生了第一代数字经济,那么现在计算机工程、数学、密码学及行为经济学的结合或许能推动第二代数字经济加速到来。

[1] Creole, A Simple View of Blockchain, [EB/OL].2015, https://medium.com/@creole/1-a-simple-view-of-blockchain-500654a55d1d.

[2] Dorit Ron and Adi Shami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Full Bitcoin Transaction Graph[C]. Financial Cryptography and Data Security.2012.

[3] CIE智库,《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数字经济战略及政策梳理》,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391934。

[4] 中国信通院,《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http://www.199it.com/archives/948509.html。

[5]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俄罗斯政府正式批准 《数字经济规划》,http://www.ccpitecc.com/article.asp?id=7438。

相关内容

标签: 链上 互联网上 经济发展

虚拟货币必要性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