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民江苏传媒有限公司(江苏易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温故而知新。
君临认为,从这轮牛市的孕育背景和风格特征来看,跟2015年的牛市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那么,在上一次,
牛市为何而来,又为何走出这般风格,为何会是那几个板块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十倍股的集中营呢?
今天的文章,君临帮你庖丁解牛。
1
2010年代,是中国经济暴风骤雨般的转型年代。
最可怕的,让人不知所措的,是2010-2012年那三年,由于四万亿刺激政策的退出,GDP增速从10.64%跳水至7.86%,史称“断崖式”。
幸好,新一届政府上台了。
决策层铁腕整顿吏治、布局谋篇大开大合,颇有一番万象更新之气。
即使GDP依然处于下滑中,但毕竟颓势止住了,2013-2014年,增速从7.86%-7.42%,跌幅只有0.35。
这很可能是“L型探底”的那一横了。
市场对未来的预期是谨慎乐观的,再加上当时美国经济处于上行周期,庙堂之上,经济学家们都表示,通胀很快就会到来。
常识告诉我们,在经济复苏的通胀预期下,A股应该会走上如美股一般的慢牛之路。
但,市场就是这么不可预测,石油价格忽然崩盘。
源于中东、美国、俄罗斯的油气价格战,让布伦特原油价格从 2014 年年中的 115.3 美元/桶开始快速下跌,到 2015 年时价格已跌至 26 美元/桶,跌幅超过了 77%。
尤其是2014年的下半年,跌势如瀑布飞流直下。
油价的下行,通过传导机制一路传到消费端,形成了令人窒息的通缩风险。
CPI跟着向下,从年初的 2.38%一路下行至年底的 1.51%,各种数据的恶化接踵而至……
通缩与经济萧条,通常是如影随形的双生关系,这种历史认知让决策层有点慌了。
水龙头立即拧开!
2014年11月22日,人民银行发布降息通知,金融机构 1 年期定存基准利率调降 0.25%至 2.75%,6 个月到 1 年期短贷基准利率下调0.4%至 5.6%。
这,成为了牛市冲锋的集结号。
庙堂之下,敏锐的机构资金很快就嗅到了猎物气息,马上发起对大金融板块的抢滩登陆战。
历史经验证明,超预期的降息,通常会成为一轮牛市的引爆点,尤其是对金融板块的刺激最明显。
类似情况在过去已经发生过很多次。
这一次同样,2014年三季度的时候,公募板块对金融股的持仓还只有16.13%,到年底的时候,比例大幅提升到了43.07%。
这是一个惊人的集中抢购数据。
反映到涨幅上,2014年11月下旬牛市开启到年底的1个半月时间里,金融股平均大涨 62.36%,远远跑赢了成长股的 2.33%,风头一时无两。
更细分来看,
这个阶段,非银金融以85.9%涨幅排名第一,银行股以54.51%排名第二,地产股尽管差一些,整体涨幅也高达 29.96%。
成长股中,表现最出色的竟是平时不受待见的军工股,涨幅15.21%;
其它行业都靠边站了,消费股5.78%,依然跑输上证综指的 31.88%,电子股甚至以-6.49%的涨幅排名倒数第一。
而在券商股里,涨幅最大的是这两只:中信证券、招商证券。
前者以规模大,综合实力强著称,号称中国版高盛;
后者也是业内前五的券商,以创新意识强、成长性好著称。
显然,机构资金买券商股,都是奔着龙头去买的。
2
一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
眼见股市天天涨,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涌入股市,从楼市、债市、银行账户里纷纷转战A股。
但就在韭菜们都以为,这轮牛市将是金融股周期股的牛市时,风格忽然逆转。
2015年开年过后,上证指数转入震荡盘整阶段,金融股升势乏力。
创业板则从1458点开始,一路快跑至6月5日最高4037点,中途几乎没有大的调整(仅在5月底有过一次单日大跌),涨幅达到176%。
金融牛、降息牛,忽然变成了成长牛、大国创新牛。
在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我们将创业板的K线拉长,就会发现,这一轮创业板的成长牛,并非仅仅发生在2015年的上半年。
其实早在2012年12月份就开始启动了。
从585点的低位,到4037点的巅峰,在长达两年半的周期里,创业板指涨幅高达6.9倍,诞生的十倍股更是接近五十只。
如此波澜壮阔的行情,甚至超过了上证综指十年前998-6124的大牛市。
也就是说,2015年上半年的上证牛市,放到创业板牛市的框架里,已经是下半场的加速赶顶了。
时间回溯至2012年的12月份,正好是新一届决策层上任伊始。
这个时间点,发生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经济断崖式的结束,宏观预期改善。
如前面所述,2010-2012年是中国经济快速下跌的三年,到2012年底,断崖式接近尾声了。
恐慌逐渐结束,预期也就开始改变了。
第二件事,新决策层上台,展现新的治理风格。
今天的我们都知道,这届决策层对“革故鼎新”四个字有着强烈的使命感。
一方面,肃贪、打虎、限三公、除污染,不遗余力;
另一方面,调结构、促改革、扶持创新,力度空前。
决策层对我国经济当时的困难是有切肤之痛的,所谓断崖式,根由正是过去黄金年代靠人口红利-城市化-房地产化驱动的钢筋水泥增长模式走到尽头了。
但新的增长动力在哪里呢?
举目所见,只有星星点点的小火苗,太飘渺了。
时不我待啊,必须加快新兴产业的成长,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
随后的2013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及“创新”16 次、“改革”57 次;
2014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及“创 新”27 次、“改革”77 次;
2015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及“创新”38 次、“改革”86 次。
一年比一年频密,决策层对改革与创新的重视可见一斑,而这一切的起点,都从2012年12月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
第三件事,智能手机普及潮越过了临界点。
根据2012年12月24日工信部发布数据,到11月底,中国手机用户数达到11.04亿户。艾瑞咨询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达到3.6亿。
按此计算,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为32.6%,刚好越过了三分之一的普及潮临界点。
此后,建立在智能手机之上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拉开了大幕,今日头条、滴滴、美团等APP应用蓬勃兴起。
反映到业绩上,2013-2016 年是创业板 2010 年成立以来,盈利水平最好的四年。
创业板盈利增速不断改善,一年上一个台阶,从2012年的负增长,到2013年的10.5%,2014 年的 25.1%,再到 2015 年的 20.6%,2016年的 38.5%,不断成长加速。
毫无疑问,当创业板的成长性开始凸显的时候,机构资金就开始了对它们的抱团与加仓。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两年半的时间里,十个季度,机构不断对成长股进行加仓;
越加仓股价上涨越快,季报年报不断印证,强化信仰,更多资金涌入,正反馈不断加快。
公募基金自2013年至2015年的十大重仓股数据,2013年一季度对创业板的持仓比例仅5%,一直至2014年Q2提升至20.2%。
要知道,2012-2014年之间,上证指数一直在2000-2500点之间震荡,那情形跟2016-2020年上半年之间3000点上下的走势如出一辙。
整体的沉闷局势下,资金的乾坤大挪移最终催生了A股历史上的第一次成长股牛市。
3
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2014年底降息引爆的水牛,不过是持续两年半的成长牛的一次停车加油而已。
当金融股涨累了,而又缺乏进一步的政策预期的情况下,机构资金再次被业绩不断加速的成长股吸引了目光。
成长牛中最激情澎湃的一个阶段开始了。
这段中后期牛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中间那部分,还依然在机构资金的掌控之内。
机构买股票,有三大特征。
第一看基本面,业绩好的板块一起抱团,争破头;
第二看政策面,政策逻辑指引着个股预期;
第三,不乱撒面粉,只买行业龙头。
成长股业绩好,行业龙头确定性强,大家都达成共识了。
那么,买哪些细分领域的龙头呢?
这就得聚精会神的研究政策文件了,文件里埋着黄金屋呢。
——最关键的,提纲携领的文件,是2015年的两会工作报告。
里面有三个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先说第一个关键词。
当年的两会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随后3 月 25 日的国常会上,纲领性文件审议通过。
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 2025》,标志着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规划启动。
规划中包含了十大重点突破的领域,不过从市场的反应来看,最受欢迎的是机器人和高铁两大领域。
中国传统制造业要升级,靠什么?
靠机器换人,靠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渗透来实现精确化和高效率,这无疑是最大趋势。
而在这个趋势下,理论上作为卖铲子的上游设备行业,也将拥有巨大的规模+利润率的提升空间。
故事很完美,于是行业龙头机器人(300024)、埃斯顿(002747),都成了超级大牛股。
中国制造业如果要弯道超车,标志性的名片是什么?
是中国中车(601766),南北车的合并,打造一个具有世界龙头地位的中国神车,逻辑跟波音在航空领域的地位差不多。
故事很perfect,股价自然也是鸡冻不已~~
第二个关键词:互联网+
2015 年两会,互联网+首次写入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从此“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
“+”这个符号,代表的是连接,所以带火了两个板块。
一个是负责硬件和基础设施的光纤、CDN加速等领域,比如亨通光电、网宿科技等;
另一个是纯互联网的流量型领域,比如东方财富、同花顺、上海钢联、乐视网等。
第三个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双创是个一级市场概念,本来跟二级市场的大A股没啥关系,但我大A正处于高潮中,概念是必须要蹭的。
2015年的两会,提出要将“双创”打造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各路资金马上开始按图索骥,找了一圈,发现创业市场上搞手游的、拍电影的最火。
于是商业模式素来丫鬟相的游戏股、传媒股,立即脸泛桃花,分外醉人。
机构们饿虎扑食,硬是把姿色一般的暴风科技、恺英网络等搞成了大牛股。
今天市场上流行网红带货,试问大A股最强带货能力的网红是谁?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是老司机了。
4
时间进入到行情的最后两个月。
虽然政策面的宽松依然在持续,比如2015年3月至年底,M2增速从10.1%上行至 14%左右,持续上升。
全年降息6次,每次下调1.25%。
信贷投放不断加速,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从 2014年底的 13.6%,一路上行至 2015 年时的最高增速15.5%,到年底仍维持 14.3%的速度。
但,到4月底的时候,上证整体估值已高达40倍,创业板更是高达百倍以上。
高处不胜寒,机构们也害怕了。
这个时候,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朝堂之上,再融资政策的再宽松。
再融资政策监管的放松,对于上市公司融资是好事情,有钱了自然就能通过再投资、并购重组等各种手段来实现业绩的冲刺加速。
这无疑是促成2016年创业板业绩增速高达38.5%巅峰的引擎。
但事要分两面看,如果监管不到位,雷也是大大的。
长线的雷是高商誉,短线的雷是造假编故事。
2015年4月,再融资政策允许配套融资比例由 25%提升至 100%,则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这时候,楼开始歪了。
第二件事,庙堂之下,泛滥的场外配资。
当年的场外配资有多疯狂,如今已不可考,市场传言在1-2万亿左右,跟场内的两融资金差不多。
两融数据显示,牛市前大概是4000亿的水平,到牛市后期大约是2.2万亿的规模。
膨胀了5倍左右。
无论是场内两融,还是场外配资,主导需求的都是游资和散户。
其实看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差异就能看到,在最后的两个月,上证的涨速已经变得平缓,机构们犹豫了。
创业板指却是直插云霄的疯狂姿势。
韭菜们才不管市梦率是多少,只要曲线优美动人,便一股脑儿的杀进去了。
他们接管了牛市的指挥棒。
这个时候,最受欢迎的,便是各种花式概念股了。
越不靠谱越好,越邪乎越有话题性,才能在泛滥的题材中脱颖而出。
最后两个月,充满新鲜感的次新股诞生了无数n倍股,基本是妖股,例如中文在线,12天翻倍。
最精彩的一场大戏,是安硕信息和全通教育两只400元以上的“第一高价股”追逐战。
事后的证监会处罚公告显示,
某证券公司的一些分析师勾兑了安硕信息的董事长,几个人联手将一家传统的银行软件外包公司,包装成梦幻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4月份的一份研报写着:
“公司昨日发布公告,宣布安硕易民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取得营业执照。注册地为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该公司于 4 月 10 日正式成立。
新公司的经营范围不仅包括金融软件开发销售,也包括电子商务和金融产品的研发设计、金融经济咨询服务等,这是我们前期报告中所提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落地的催化剂部分实现。
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公司新业务推进速度远超市场预期,体现出互联网公司的执行力,因此我们预期公司此后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的落地也将不会太遥远,新的催化剂将接踵而至。
近期不少客户关心安硕最终会演变成什么形态,我们认为安硕的终局可以简单理解为路径不一样的“陆金所”。
切入银行资产端业务,打造银行贷款分销平台,建立基于非标金融资产的资产端和客户端的交易撮合平台,这就是安硕的发展终局。
安硕将凭借对银行资产端的深刻理解,将互联网和传统银行的优势结合起来,为银行优化资产组合,卖掉风险、收益、期限等要素不合意的产品,帮助银行跳出高资本消耗的周期律,做到低资本金需求、高周转率、高 ROE 的理想银行业态。”
事实上,这个西昌安硕互联网金融公司,最终不过是个无人员、无业务、无场所的“三无”空壳公司。
但如此的空壳公司,如此拍脑袋的研报,偏偏能吸引万千股民的追捧,将其捧成第一高价股。
全通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
呜呼~
疯狂的行情,由此进入到了最后阶段。
当韭菜们还在梦中陶醉着的时候,机构们悄悄撤退了,脚步越来越快。
6月9日,指标股中国中车开盘涨停,收盘放量跌停。
这是两股力量激烈交锋的一天,天平倒向了空军,楼塌了。
6月10日,破位走势,低开低走。
一切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