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信用卡弊端(招商银行信用卡 好处)
警告:这个帖子比较长,但是有很多很干很干的货,需要沐浴更衣,静心阅读。在我看来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集思录低调又知名的银行专业人士“拿个小破伦”对商业银行和四大行走势原因的深刻剖析。不过,你要看到最后一部分才行。
带着你的耐心上路吧。
各位集友,一起来聊聊银行股投资的利与弊,目前股民对银行股投资的意见很不统一,有强烈推荐的,也有强烈反对的。下面我先说说我对银行股投资利弊的理解,欢迎回贴交流,说说各位对银行股投资利弊的见解:
一、赞成银行股投资的理由
1、股息率高。目前银行股股息率平均差不多达到5%,低估的银行股甚至超过6%,已超过长期国债、银行理财、5年定期等收益。
2、收益稳定。银行股收益每期基本稳定,没有大幅波动,10多年来,收益基本上每年稳定小幅上升。
3、银行股估值在底部区域。银行估值虽然不能说在最低点,但说是底部区域,相信各位都没有大的意见,如果再跌下来,股息率势必继续上升,到时肯定是长线资金入市的首选,比如社保基金等。
4、承担国家金融稳定责任。我们的银行股,特别是五大国有银行,实际上承担着我国金融稳定,社会稳定的责任,国有控股,不可能出现黑天鹅事件,就算出现经济衰退周期,国家第一个要救的是金融稳定。
5、ROE稳定。目前银行股ROE稳定在12%以上,可以预见银行ROE下降空间不大,银行股ROE可以参考货币增长及社会各行业平均ROE水平,个人认为银行股平均ROE后续几年最低值不会低于10%。
6、银行股市净率低估。目前很多银行股市净率小于0.7,最低的都到0.4左右,在收益稳定前提下,再降的幅度将不会很大,接下来必定会随着净资产上升,推动股价上升。
7、银行周期回升。从最近一年银行各项指标看,银行股已经走出低迷阶段,逐渐回升。
8、银行股是股市的定海神针。我们的银行股市值占A股的比例高,收益稳定,是中国股市的定海神针,各级机构重仓持有,比如汇金、证金、社保,打新配置族,股份锁定率高,所以不会出现大幅情况。
9、银行H股估计更低。目前港股的银行H股,估值更是低得令人发指,部分股息率已经超过7%,达到P2P的水平。试想拿每年收益这么好的股份,享受P2P的收益,机会不多。
10、打新族的最爱。可以说有多少打新族,就有多少银行股投资的支持者。享受5%以上的稳定股息率,长期股资不怕套,又能享受5%-10%打新收益。
11、银行股投资收益预测高。各位可以自行学习参考集思录F大的翻倍率计算。
12、银行业务拓展。2019年各大银行纷纷设立理财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拓展了银行收益渠道,为后期业务增长提供保障。
13、银行股流动性好。银行股通常都大盘股,每日交易量巨大,除了特大的机构资金,随时可以进出,不存在交易流动性风险。
根据集友回贴及讨论,再增加以下几条赞成理由:
14、监管严格,财报真实。银行业是受监管最严的行业,在严格的外部监管和审计下,银行的财报将是所有上市公司中最真实的财报,特别是国有大行,没有财报作假的风险,更不用担心出现扇贝跑了,猪饿死了的情况。
15、存在盈利监管底线。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说明,银行业资本利润率需大于等于11%,也就意味着银行ROE盈利能力风险监管底线将是11%。可以推测,如果国有大银行盈利能力长期低于11%,将存在加大分红力度等可能。
16、金融科技转型。金融行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未来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中,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深入应用,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不断被强化,传统的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反对银行股投资的理由
1、股价波动小。这是很多短线交易者不看好的原因,因为银行股涨得慢,就算牛市,也很少翻倍。
2、担心不良贷款。每个银行都有一定的不良贷款无法回收,担心银行有很多钱收不回来,或者隐藏不良贷款。
3、担心银行让利实体。银行股整体收益高,担心国家出于稳定考虑,出台相关政策,降低贷款利率,让利实体经济。
4、担心银行倒闭。部分小银行高风险经营,出现银行倒闭个例。
5、高杠杆经营。银行经营特色之一就是资金高杠杆,如果高风险经营,出现大额不良时,容易出现资不抵债。
6、担心银行周期。银行业也是周期性行业,有可能处在长期低迷周期,可能股价长期几年在底部盘整,投资后占用资金周期长,资金机会成本高。
根据集友回贴,增加了以下反对理由:
7、存款端成本提高。从互联网金融发展开始,受互联网金融冲击,特别是前几年余额宝、以及社会公众理财意识增强,各银行获取存款的成本大幅提高,进一步压缩的存贷差,使银行存贷差主营收益降低。
8、缺少炒作热钱。银行股由于波动小,散户介入少,A股以炒作为生的热钱很少流入银行股,使银行股不活跃。
9、银行上市增多,影响稀缺性。最近几年,在A股上市的商业银行增多,影响银行股份的稀缺性,使银粉的资金投资分散,拉低银行估值。
拿个小破伦
中国银行业ROE不断下降的原因:
一、利息差下降是中国银行业ROE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从中国GDP高增速在2007年见顶之后,随着增速回落利率也逐步走低。利率走低利差也开始走低。
虽然说利率市场化了但是基本利率目前还在,活期存款0.35%,1年定期存款1.5%,1年期贷款4.35%。1年期存贷款利差2.85%。
无论是利率还是利差目前都是近20年最低水平,应当也是建国以来最低水平。存贷款净利差的下降与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关联。
在2008年以前,基准存款贷利差大致保持3.30%到3.50%之间,GDP高速增长。
2008到2014年之间,逐步由3.30%降低到3.00%,GDP增速下滑中反复摇摆。
2014年11月至今,直接下降到2.85%维持不变,GDP增速稳步持续下滑。
实际上在2014年11月到2015年10月的9个月时间中,央行前所未有连续降息6次,并在之后的4年时间中降低存款准备率9次。
2014年前后是经济遇到极大挑战的一年,但是连续6次降息中央行并没有再继续降低基准存贷款利差。因为2014到16年银行业坏账开始高速增长,继续减少利差则银行靠利润吸收坏账的能力将受到严重挑战,那就不是融资的问题了。
2014年11月21日之前,1年期贷款利率为6%,经过6次降息之后降低到4.35%,下降165个基点。同期活期存款利率为0.35%,6次降息一个基点都没降低,活期存款与定期贷款的息差就等于下降了165个基点。由于商业银行的存款中本身就包含了相当部分的活期,所以降息当中活期存款对息差的贡献率不断降低。
我们说中国GDP目前并不算低,同时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还真在不断下降当中,15年11月以来我国实际上也采取了超低利率,千万不能去拿美国日本欧洲这些低通胀零通胀去对比。
如果6次大降息当中,活期存款同步降息,活期存款利率会无限接近于零,那将会引发一系列的金融问题,如果经济不景气从现在开始继续降息的话,我们只有0.35%的活期利率和1.50%的基准存款利率。这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一定有多大,但是将基本上消灭存款利率。
目前来说因为存款利率的下降空间非常有限,所以贷款利率的下降空间也很小。如果进行不对等降息或者只降贷款不降存款,继续压缩银行业息差的话。商业银行ROE就会集体跳水,进而同时间全面失去现金分红能力,这对A股市场的影响可想而知股息率这个指标将失去意义。
我们说银行业REO降低到8%到10%不分红让利实体可不可以,毕竟还是盈利的嘛,这事情根本就没那么简单。
首先假设GDP还要保6%,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速就必须保证8%,要增长就必须消耗资本,利润填补完资本消耗之后几乎耗尽,最多剩下一点点来增加减值准备。应对坏账生成波动的能力就会迅速下降。再融资的频率和数额可能会大幅度增加。。
银行业在局部上,因竞争能力和风险把控能力上差异所造成的ROE高低,不算是个问题,但是在全局上必须保证一定的获利空间。因为银行业利润的大部分都是GDP增长的担保费而不能动用,这些钱是保证银行业安全最基本需要,银行动荡会传递到整个经济体系。
矛盾就在于经济增长是有债务推动的,推动债务增长的绝对力量是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这个问题相当长的时间无法缓解。就必须在整体上在息差上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保证商业银行补充保证金。
ROE低本身不算个大问题,过去8年间汇丰控股的ROE始终恒定在不到9%的水平。净资产50多不到60元,利润4.5元/每股。每年股息4元左右。8年时间资产规模增长9%,18年增长了6%之前7年才增长3%。没有普通股融资还回购了不少股份。
实际上汇丰的营收能力远低于中国银行业,管理费占收入的比例远高于我们,发展停滞和坏账少,是高比例分红的最大决定性原因。子公司恒生银行长期现金分红比例70%比汇丰少很多,但是留存利润使得资产持续增长,每股股息长期增长。取得分红与发展的平衡。
可以形象的比喻中国银行业,就是每周加班小时的增速减低了,但是每小时绝对工资也减少了,同时还需要干更重的体力劳动。医疗保险的费用上升了不说,健康程度下降补充完营养后,可支配收入非常有限。
当然利息差仍然不是ROE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是体力劳动强度过大,导致医保缴费费率上升。具体到银行业来讲,自2013年开始的金融杠杆不断降低,才是中国银行业ROE持续下降的核心原因。
在过去的4个季度当中中国银行业处于存款大战中,存款成本连续拉高。4大银行转嫁能力比较差。所以利差快速收窄。但是资产质量好很多,但这并不足以抵御利息支出大增对利润的影响。
以农业银行举例,2018年上半年5万亿活期个人存款的平均付息率是0.44%,19年上半年上涨到0.83%,成本上涨88.64%。5万亿占到全部存款的28%左右。其他公司定期、活期、个人定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且涨幅不低。
刚好有人告诉我,农行去年开始个人活期存款余额30万以上,可以享受3.73%的年化利率。近期被叫停,后来又有人告诉我工行也有类似的做法。
这就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对于所谓“叫停”是否合法我就不知道了。
从2018年下半年年开始,银行间市场利率开始迅速回落,中小银行因同业负债占比大此部分负债成本开始持续下降,同时开始加息抢存款。存款涨同业降对冲后,中小银行负债成本连续4个季度下降,同时资产端持续拉升。负债降资产涨,业绩增长回升加快。
在这个过程中,4大行同业负债占比非常低,同业成本下降贡献率低,存款上涨作用力强。存款涨同业降对冲后,负债成本连续上涨,同时资产端收益率基本不动无法转嫁,业绩不佳。
这和2017年到18年2月底,建行涨到10块钱是一个道理。当时除了四大行和招行,其他所有同业负债占比高的银行,因同业负债连续5个季度上涨全部表现不佳,不论业绩还是股价表现。
再讲的简单一点。
4大行的存款占总负债80%以上,存款上涨可以干死4大银行,因为其基本无法向客户转嫁。
股份、中小银行同业负债占比16年末最高达40%,同业负债上涨可以干死股份中小行,因为同业负债在上涨当中可以每日都上涨且涨幅可以高达100%以上,转嫁客户根本来不及,贷款发放不能每日提价。
17年到18上半年,同业负债连续涨5个季度,4大行基本不受影响完胜股份行中小银行。
18年下半年开始,同业降低存款涨。对冲后股份中小行负债成本总体上不同程度降低,资产收益持续上涨,形成双击。
同业降低存款涨,对冲后4大行负债成本总体快速上涨,形成单杀。
如果不是4大行资产质量好,必然业绩负增长。
如果不是股份中小行资产质量远差于4大行,整体业绩必然增长20%。
所以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4大行完败于股份、中小行。3、4月上涨时看的更明显,回落后差距有所减少。
至于同业负债为什么连涨5个季度,那是因为治理金融乱象涨价去同业。
至于存款为什么连涨4个季度,那是因为治理同业结束后,同业负债利率大幅下降回到了上涨前的水平。既然存款和同业负债都降低了为了发展大家一起抢存款,受不了就停止了。
如果不能理解金融市场的大格局,你持有4大行从17年初到现在试试,绝对不会令你感到舒服。只能得到一个结果,建设银行是相对最好的,且今后基本4大行中建行最优的判断维持不变,不要按照股息率最优在4大行中选择,长期会完败给单持建行。对于何时选择和放弃4大银行不懂就别乱动了,有时你看到报表黄瓜菜都凉了。
对于银行股的选股范围楼上有人说的还比较好,即使在那个范围内也看个人能力,懂的越少范围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