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投资农场(巴西投资农场移民)
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巴西的粮食还严重依赖进口,在随后的近五十年里,巴西奋起直追,农业生产大大增加,也因此,农业在巴西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当下,已经成为热带国家第一个农业巨擘,全球第二大主要粮食出口国,是世界粮食需求的主要供应国之一,因此,将巴西称为“世界粮仓”实至名归。那么,巴西是如何从粮食净进口国,成长为“世界粮仓”的?
巴西农业的成功,特别之处,就在于它面对农业,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在改革之初,究竟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主流环保派认为应该朝着小型、有机的永续农业发展。而激进派认为,巴西土地资源广阔,水资源丰富,因此,发展永续农业不成问题,应该向现代农业发展。最终巴西采取了大面积耕作,而且高度依赖新科技,特别是官方农业研究机构对农业的支持,以及大量种植转基因改造作物等。巴西的农业发展模式,至少有好多地方值得我们佩服。
第一,这种模式的产量惊人,说是农业奇迹也不为过。尤其是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对提高粮食单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巴西就制定了详细的国家生物技术发展计划,并很好地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巴西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大豆的平均亩产为400斤/亩,成本大约为265元/亩,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第二,和其它农业模式相比,巴西模式非常注重农业研究、引进新农作技术、资本密集的大型农场等,巴西农业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科技进步。在整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家层面一直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再加上财经支持的政策保证,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机构、推广机构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有效促进了巴西农业的快速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农业科技经历了土壤改良和热带动植物生产系统、免耕直播、农林牧一体化生产3次技术革命。这也是巴西粮食产量飞速提升的引擎所在。
巴西于1973年成立了农牧业研究公司(Embrapa),相当于国内的农科院,是全国性的农业科研机构,在全国各地设立了40多个研究基地。在巴西农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但主导了国内农业技术的革新,还引进了巴西意外使用的最新农业技术,并通过改良使其适应当地的生产条件,这引发了巴西农业的彻底转型。
第三,通过避开雨林,开垦贫瘠的热带草原,在农业与环保之间,巴西也用独到的方法,取得了平衡。外界通常指控巴西为了发展农业,大肆砍伐亚马逊森林,这样的事件确有发生。但是,巴西几十年的农业革命,大部分都是发生在距离雨林数百公里之外的热带草原上。
从1970年起,巴西将一大片贫瘠的大草原(塞拉多)纳入了粮食生产系统,通过开垦,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这被“绿色革命”之父诺曼·布劳格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布劳格认为,拯救生态最好的办法,是去现有生态以外的地方去种植粮食,巴西用行动证明了这是可行的。就拿我国来说,如果能将沙漠通过技术革新变为耕地,那我国的粮食产量将会上一大台阶。
巴西农业生产系统的效率使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得以协调。目前,巴西拥有约60%的领土被原生植被覆盖,在世界其他地区,如美国和欧洲 ,原生植被覆盖率分别为23%和1%。
第四,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巴西农业的强劲增长,是由国际贸易所带动的。从1990年代开始,巴西实行贸易自由化措施,在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同时,进口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机械、投入品(化肥和农药等),并向当地农业技术公司开放外国直接投资。大约在同一时间,国家停止了对糖、咖啡、小麦和牛奶等 农产品的价格,使得这些行业的生产者能够直接对接市场信号并作出种植反应。
巴西的农业经营主体分为家庭农场和商业大农场两部分,其中商业大农场生产的粮食主要用做出口,而家庭农场生产的粮食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巴西人日常家庭餐桌消费的79%以上的食品是由家庭农户所生产的。
第五,农业生产主体便利的融资渠道。农民融资渠道便利是巴西农业获得成功的另一大法宝。资金是影响农民是否采取新技术和现代投入的关键,如果没有资金支持,农民就无法利用最新的技术创新,将生产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巴西的信贷业务中,农业排名第二,仅次于能源,其中,有53%的农村信贷被指定使用,尤其是针对大型农业综合企业的支持,对于扩大种植区域和开辟新的农业区所需的机器和设备,可以确保随时有资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从2000年以来,农村投资被越来越多用于促进采用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五十年前,巴西面临农业危机,粮食依赖进口,随后采取了果断而勇敢的应对措施。在后疫情时代,人类正面临着一场缓慢的粮食危机,巴西的经验,值得许多国家学习,特别是非洲和亚洲的贫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