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企业融资方式(大型企业的融资方式)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中小企业活,则社会经济活;中小企业兴,则社会经济兴。广大中小微企业是保障社会就业的主力军,是促进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是解决供应链、产业链“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
摄影/宁颖
“买家具,到香河!”——在中国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购买家具,香河家具城是很多顾客的首选。
5月中旬,距离香河域内解封已有一段时间,但人们预想中的报复式消费并没有出现,县城最繁华的街道“家具大道”一眼望去冷冷清清,很多商家甚至都没有开门营业。
“现在香河解封了,但周边没解封,外地人没法进来,即便是线上销售,物流也受限。”张光(化名)在香河卖家具近十年,最近正在考虑关闭门店,他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搭租金,再加上货销售不出去,生产出来又压成本,现在香河很多人都选择不干了。”
张光和香河家具企业的问题,不是个案。受疫情影响,大批的中小微企业深陷困境,游走在倒闭关门的边缘。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3000家样本企业4月份开工率的调查显示,完全开工的企业占17.85%,开工率在75%-100%之间的占14%,在50%-75%之间的占23.9%,小于50%的占28.8%,未开工的占15.50%。
一个月企业注销上百万家
中小企业活,则社会经济活;中小企业兴,则社会经济兴。目前,我国企业户数超过4800万户。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95%以上。他们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5%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广大中小微企业是保障社会就业的主力军,是促进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是解决供应链、产业链“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3,在上月环比下降0.6点的基础上,环比继续下降0.3点,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已连续3个月下降。8个分项指数全部下降。其中,劳动力指数和资金指数继续下降,不过这2项指数仍保持在景气临界值100以上;成本指数继续下降,仍处于不景气区间;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市场指数、投入指数和效益指数均有所下降,且这5项指数仍低于景气临界值100,效益指数处于最低位。
小微经营者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毛细血管和中坚力量,同时因其个体规模小而更具脆弱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晓波的团队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对小微企业经营现状进行调查,近日刚刚发布了《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2022年一季度报告暨2022年二季度中国小微经营信心指数报告》,结果显示,小微经营者在2022年一季度的经营水平为自2020年三季度观测以来的最低点。无论对比2021年同期,还是与上一季度环比而言,小微经营者都遭遇了营业收入、现金流维持时长和利润率“三降”的问题,处于步履维艰的境地。特别是,近四成小微经营者的现金流仅能维持不到一个月。“这意味着在疫情影响地区,如果疫情持续超过一个月,大量的小微经营者将面临倒闭的风险,相关人员的就业岗位和收入保障也会相应受到影响。”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同样严峻,2022年3月,全国市场主体注销126.2万家,同比增长24.5%,其中企业29.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0.9万家、个体工商户96.2万家。
此轮冲击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4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显示,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和住宿餐饮业指数分别比上月下降0.5点、0.3点、0.3点、0.1点、0.1点、0.3点和0.1点,只有房地产业指数微升0.1点。8个分行业指数均处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下,住宿餐饮业指数处于最低位。
“三座大山”:
需求疲弱、成本高企、疫情扰动
餐饮业是此次倒闭潮的重灾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3月,全国餐饮收入2935亿元,同比下降16.4%。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75.3个百分点。
5月14日,位于北京最具人气商圈的一家快餐店门口,王芳正在无聊地刷着手机,她是这家店的店长,也是店里为数不多留守的人之一,偶尔有行人向内张望,她会告诉对方先扫码登记。
晚餐饭点未过,店内大部分顶灯已经熄灭,门口没有客人,也没有外卖员。这一幕对王芳来说并不陌生。4月30日,北京发布最新疫情防控要求,餐饮经营单位暂停堂食服务。“从五一开始就没什么人了,之前每天营业额一万多元,现在降了七八成。做外卖也几乎不赚钱,我们人工成本高、食材费高、租金高,不可能大力度促销。而且外卖员也要做了24小时核酸才能进楼取餐,很多外卖员根本不愿意接单。”
成本压力大同样也是张光现在最大的烦恼。张光是香河本地人,企业占地面积近十亩,工人30多个,企业处于半开工状态。“因为疫情,原材料进不来,货出不去,工人吃住都在厂里,有活就干点,没活就歇着。”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场地租金一年60多万,摊到每个月也要五六万,工人每月工资十几万,“没有进账,每个月就要干赔20来万,压力太大了。”
3、4月份以来,吉林、上海的疫情加重。人们见证了一场大规模的物流停摆。数千个快递站点停发,上百个高速收费站关闭,江浙沪的包邮区快递都短时间发不了货,更别说其他地区。对于消费者而言,物流停摆只是包裹变慢。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则意味着生产需要的原材料进不来,生产完的产品出不去。
从代购到创业成立“蜜芽宝贝”,北大才女刘楠一直都是众人眼中的成功者,如今,因为疫情导致的物流停摆,这位成功者也开始吐槽时艰。“谁身上的责任更重,谁就可能感到更灰暗一点,因为我要考虑我背后还有这么多员工,我要考虑如何让员工的工资按时发、让客户的货款能够按时结算。”刘楠多次在直播中坦言近期自己情绪灰暗。
“持续困扰小微经营者的主要因素仍是市场需求疲弱、成本压力高企、突发疫情扰动。其中市场需求不足对规模较小的小微经营者构成了明显挑战;对规模较大的小微经营者而言,经营成本压力则成为核心痛点。”通过调研,张晓波发现,从事农林牧渔业,以及建筑业和加工制造业的小微经营者面临经营成本压力的占比最高,分别达到51.5%和58.3%;从事服务业的小微经营者压力更多来自市场需求不足,特别是对从事消费服务业的小微经营者而言,市场需求减弱是其压力的最主要来源。
三分之二小微企业未能享受到政策扶持
多重困境下,中小微企业承压前行。为此,各级政府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为中小微企业“输血补气”。
4月25日,浙江省湖州市为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出台了三十条政策,并拿出了真金白银对一季度实现“开门稳、开门红”的旅游企业进行资金奖励。
民宿主潇潇(化名)就是受益人之一,据了解,目前她正在与当地政府进行对接。“政府对我们还是非常支持的,出台了很多政策扶持,包括税收、贷款免息、现金奖励等。”
面对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持续冲击,近三年,中央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各类纾困政策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帮扶,着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2022年4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刚刚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紧扣当前经济平稳运行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聚焦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措施,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方面,2022年江苏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实施电水气暖业务联合办理,建立公共设施联合办理机制,推行柔性执法。大力推广“苏企通”平台应用,精准推送和快速办理惠企政策。通过建立惠企政策直达机制,方便企业一次申报、实施“免申即享”“网申捷享”“代办直达”等方式持续优化提升服务。
在加大金融支持方面,江苏省扬州市科技局出台了为科技型企业纾困解难九项措施,着重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加强科技金融便利化服务,加大“苏科贷”支持力度,并着力优化线上办理流程,提升企业“苏科贷”入库申请审核效率,有效缩短审核时限、精简申请材料、审核工作等,实现2个工作日内办结。尤其是对受疫情影响、到期还款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一企一策”,给予应延尽延的贷款展期业务支持,确保企业“苏科贷”资金的延续性,并积极争取银行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扶持。
在稳定职工队伍方面,辽宁省丹东市2022年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全面推行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实现企业“免跑腿、免材料、免申报”;延续实施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对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施差异化管理,鼓励新开工企业使用银行保函和保险保函的方式代替储存工资保证金等。
在湖南常德,一家科技企业新建自动化生产线,按常规审批需要约30天,当地政府主动协调第三方检验机构,仅花了不到10个工作日就完成相关审批手续。
在江西瑞金,当地政府组成工作专班,进车间、访企业,解决中小企业遇到的物流不畅等问题。
不过,张晓波团队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二的小微经营者未能享受到政策扶持,原因主要是约83%的小微经营者没有缴纳社保,约60%无需缴税,约37%没有融资需求,社保缓缴、减税降费、普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无法有效惠及该群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分析称,针对中小企业等特殊困难市场主体,我国已连续出台多项减税降费让利的扶持政策,既有大规模的结构性减税退税降费,也有金融机构的无缝续贷、减息降费和互联网企业的减费让利。这些举措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地生效,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为此,刘向东建议,进一步延长扩围创新减税降费让利的政策举措。在鼓励使用“消费券”等手段拓展生活消费场景外,仍需加大对中小微商户的减税退税和减租减息降费力度,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财税、人力、金融等重点支持。继续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及大中型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投资融资、市场开拓、降本增效等帮扶工作。
乐观者前行
五大难订单难找、成本难降、账款难收、融资难求、人流物流难通是广大中小企业主反映最集中的“五大难”。
重压之下,张光正在积极自救。在上一波疫情来袭时,张光曾尝试抖音直播售货,这一次他加大了直播的频率和力度,每天晚上8点开始固定直播。
没想到,效果很好,不仅增加了自家订单,还引来了同行的关注。“好几个同行看到我的直播后,都主动找来,想要加入。”这也让张光一下子打开了思路。“我有中式家具,你有欧式家具,我有物流通行证,你有原材料储备,那我为什么不主动出击呢?”于是,张光跑遍了周边十几家家具企业,想方设法拉人入群,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流的问题,还使得商品品种一下子由十几种扩展至几十种,订单开始迅速增长。张光感慨道:“大家的情况都很困难,抱团取暖才能度过危机。”
数字化成为很多中小企业自救的一把利器。惠邦机电产品制造公司是河北沧州南皮一家五金机电企业,借此东风,他们建设了惠邦制造过程执行互联网管理系统。惠邦机电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制造过程执行互联网管理系统,该公司初步实现了生产管理数字化。2021年公司营收增长了1亿元,今年一季度销售额也显著增长。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口德国、丹麦等多个国家。“公司正开始筹划建设数据管理中心,以进一步推进企业数字化建设。”
作为产业升级的微观主体,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对经济社会转型意义重大。当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迎来多方支持。针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困局,“满天星计划”是京东给出的针对性创新解法,从采购环节切入,撬动全链路数字化,不单提供相应解决方案,更进一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整体降本增效的核心难题。
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发展之路面临着多种不安全因素,如数字化安全风险。对此,360公司推出了“360企业安全云”,面向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终端、网络、软件、数据、资产及防勒索等全方位数字化安全与管理服务,再次掀起一波“免费安全新浪潮”。
各行业协会和服务平台也在积极行动,据了解,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不仅在2021年就已与海南、四川等地有关部门洽谈合作,通过推进5G、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服务,支持当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今年还将以“建立专精特新服务基地”和“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训”为抓手,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多做贡献。
政府的身影同样值得铭记,今年以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迎来密集政策利好。日前,工信部等19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落地应用,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一批成本低、见效快、适用性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融入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并不断夯实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基础。
此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畅通稳定,是众多中小企业顺利渡过“难关”的一个必要条件。对此,各行业协会和服务平台盯紧现阶段行业中小企业主要堵点、卡点,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上下纵向联动的帮扶工作机制。其中汽车产业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目前我国汽车产业链零部件企业相当大一部分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是支撑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基础保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了解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后,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情况和企业诉求,针对汽车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重点问题开展调研;划分零部件分支机构,并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功能作用,积极开展标准化创新,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此外,还组织供应链中小企业走进汽车大集团,帮助零部件企业了解整车企业需求,展示汽车零部件企业最新技术成果,推动整零双方互动和协作。
正如刘楠所说:“悲观者正确,但乐观者前行。”《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2022年一季度报告暨2022年二季度中国小微经营信心指数报告》显示,小微经营者中的公司制企业对下一季度显现出较强信心。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6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