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稳步回暖  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单月新高_币百科_转赚网

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稳步回暖 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单月新高

沉默骆驼 0 0

北京2月11日消息2月10日,人民银行公布2023年1月金融数据。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2.6%,增速创近年来新高;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单月历史新高,对公贷款成为重要支撑。专家指出,1月金融数据好于预期,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信贷“开门红”则显示出宏观经济整体性转好,企业信心和预期加快恢复,融资需求增强。

(图源自CFP)

M2增速创新高 新增社融超市场预期

金融统计数据方面,1月末,M2余额为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6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个和8.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9%。当月净投放现金9971亿元。

“总体而言,1月金融数据较为亮眼,好于预期。其中,M2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这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采访时指出。

从增速来看,M1和M2同比增速双双回升,M2增速创下2016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支撑1月M2增速创新高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存款,同时信贷高增下派生能力增强和财政靠前发力,也加大了货币投放。”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综合考虑经济活力修复、去年较低基数(-1.9%)等影响,1月M1增速提高。但春节前企业集中发放薪酬福利,单位活期存款向住户存款转移,推高M2的同时也会拉低M1。”

社会融资规模方面,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0.93万亿元,同比增长9.4%;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但增量仍超出市场预期。

温彬表示:“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使得新增社融同比减少,但绝对水平仍处历年高位。从结构上看,表内信贷投放是1月社融的主要支撑项,企业债净融资大幅缩量成为主要拖累,政府债券、外币贷款、未贴现票据等也同比少增。”

信贷投放“开门红” 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单月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数据总量向好的情况下,一些分项数据也超出预期。其中,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创下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在上年同期较高基数的基础上多增9227亿元,实现信贷投放“开门红”。

分部门来看,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585亿元。

董希淼分析称:“人民币贷款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因素:一是我国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宏观经济正在整体性转好,企业信心和预期加快恢复,融资需求增强;二是季节性因素推动,银行年初项目储备充分,信贷额度较为充足,通过‘早投放’实现‘早收益’;三是金融管理部门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推动贷款加快投放、尽早投放。”

与此同时,贷款增长仍存在“企业强,居民弱”的现象。董希淼认为,要高度重视住户部门信心较弱、需求不足等问题,继续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力度,加快采取下调首付比例、取消“认房又认贷”、降低存量贷款利率等措施进行优化,并在如何更好地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采取更有力的支持措施。同时,继续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适度下行,减轻居民住房消费负担。同时,加快采取综合措施,稳住和扩大居民消费。

温彬指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伴随疫情冲击消退、各地稳增长计划和举措出台,企业与政府部门投资步伐加快,消费预期逐步恢复,在政策驱动和市场内生融资需求共同作用下,开年信用扩张积极,加速宽信用进程。

“下一阶段,信用扩张的韧性和地产、消费修复情况仍较为关键,扩投资、促消费、稳地产、调结构等政策需延续支持,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环境,以巩固年初经济回稳向上态势,提升经济修复的斜率和可持续性。”温彬表示。

相关内容

标签: 经济支持 信贷投放 预期加快

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稳步回暖 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单月新高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