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未来投资(企业未来投资机会英文)_今日财经_转赚网

企业未来投资(企业未来投资机会英文)

小福 0 0

财联社11月11日讯(记者郭松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迎政策利好!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0日发布《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行政壁垒逐步消除,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率先建成,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

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方案》很大的一个亮点是把城市间的竞争关系变成合作关系,使各地政府在执政理念上有一个转变,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也为中国城市群发展起到了一个示范效应。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有多个单位和机构对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进行分析排名,长三角的城市在多个报告中表现突出。上述分析人士表示,长三角的经济体量大、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高,产业链也非常完备,未来随着与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全面对接,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方案》响应了长三角一体化的探索,也是对《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国家政策的具体落地,明确了下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工作重点,体现中央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曾刚对记者分析,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往往习惯于相互竞争的关系,而此次《方案》很大的一个亮点是把城市间的竞争关系变成合作关系,使各地政府在执政理念上有一个转变,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也为中国城市群发展起到了一个示范效应。

在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专题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看来,该《方案》显示出营商环境建设正从单个城市向区域整体覆盖转变。“经过多年的发展,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包括在企业开办、水电气办理、建筑许可、财产登记、纳税服务、企业注销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前期营商环境的打造,相对集中在某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现阶段,从长三角整体层面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有利于充分利用三省一市各自取得的成功经验,在长三角范围内进一步拓展范围,进一步推升营商环境的整体提升。”

《方案》提出,要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优化简易注销和普通注销办理程序,建立市场主体强制退出制度。推行破产预重整制度,建立破产重整税费优惠和信贷支持机制。健全司法重整的府院联动机制,提高市场重组、出清的质量和效率。

杨畅分析称,《方案》中的有关表述有利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比如提出“健全更加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这也是对于前期企业普遍反映问题的有力回应,特别是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对于政策的可预期性,更有利于企业把握政策的监管方式和手段,更加有利于企业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原则下加快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要聚焦市场主体关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要素自由流动,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促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推动长三角地区加快建成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长三角城市营商环境表现突出,“未来会吸引更多企业投资”

《行动方案》要求,充分发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城市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无锡、常州、南通、温州、衢州、舟山、芜湖等城市探索创新,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难题。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有多个单位和机构对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进行分析排名,长三角的城市在多个报告中表现突出。

根据中国社科院去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9次报告》显示,在营商环境方面,在榜单中,排名前二十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高雄、厦门、台北、澳门、东莞、苏州、廊坊、无锡、青岛、舟山、天津、西安、杭州、宁波、成都,长三角地区城市占据6席。

另据全国工商联近日发布的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显示,位列前10的省份是: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山东、湖南、安徽、四川、福建,长三角三省一市全部上榜。位列前10的城市(不含直辖市)为:杭州、温州、广州、深圳、宁波、长沙、南京、苏州、青岛、合肥,长三角占据6席。

曾刚表示,长三角的经济体量大、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高,产业链也非常完备,未来随着与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全面对接,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长三角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不断增强,但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仍需加力。

曾刚认为,未来长三角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例如长三角城市间要在科技领域加强联动与合作,推动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鼓励高层次人才在长三角城市群之间自由流动,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生态、畅通人才要素。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郭松峤

相关内容

标签: 中国城市 营商环境 长三角城市

企业未来投资(企业未来投资机会英文)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