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对人名币国际化的影响(期货对物价影响)
时报时评周子勋
5月4日起,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将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这标志着以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期货全球化贸易正式启动。这是中国继3月底推出以人民币结算的原油期货后,第二个迈出国际化步伐的期货品种。
决策层已然明确了“金融业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开放力度,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打开中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在此背景下,铁矿石期货确定引入境外交易者日期,是中国资本市场对金融开放给出的回应。具体而言,作为中国首个即将实现对外开放的已上市期货品种,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意义重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多年来也一直是全球铁矿石的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铁矿石进口同比增长5%至10.75亿吨,创纪录新高,占全球海运铁矿贸易量的75%以上。对外依存度高达80%,其中6.7亿吨来自于澳大利亚,约占总量的62%。以2017年铁矿石平均价格76美元/吨计算,仅一年澳大利亚就从中国赚走500亿美元。
虽然中国进口全球60%的铁矿石,却没有掌握定价权,处处被高价宰割。长期以来,国际铁矿石交易采用的是长协定价机制。所谓长协定价机制,是经过铁矿石供应商和消费商的谈判确定一个铁矿石价格,价格一经确定,双方则依照谈定的价格在一年内执行。而在目前的铁矿石定价体系中,普氏指数较有影响力。但这一指数在定价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询价样本小、定价过程不透明、价格“涨得快跌得慢”等问题一直备受国内钢企诟病。
尽管国内铁矿石期货也于2013年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但是我国在铁矿石贸易方面一直缺乏与消费地位相匹配的影响力。和原油、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不同,目前铁矿石贸易尚未形成具有全球公信力的铁矿石价格基准。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启动以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期货是大势所趋。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本土与全球投资者一起,建设并形成公开透明、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定价基准,不仅利于引导铁矿石行业相关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通配置,提高避险效率,也利于建立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深度服务全球钢铁产业。市场舆论普遍认为,在铁矿石定价权完全受制于人的紧迫形势下,铁矿石期货对外开放将打开新的局面,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上的定价权有可能会弯道超车。
随着以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期货推出,对于铁矿石价格有了一定的定价权,将促进我国国内钢厂的铁矿石采购,一定程度上将推升铁矿石的价格。商务部表示,自2018年底起将禁止另外16种废金属、化学废品的进口;2019年底起还将禁止不锈钢废碎料、钛废碎料、木废碎料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的进口。由于每1吨回收的废钢铁可以重新炼出0.9吨新钢,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国内钢铁材料的循环,有利于促进钢铁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利润提高。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铁矿石交易市场不同于石油交易市场,铁矿石的商品属性也不同于石油的商品属性。石油人民币交易可能会较快见到成效,但铁矿石的人民币期货交易要发展成形,可能会有更多的挑战,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