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5棉期货(2018年每月棉花期货价格)
郑棉期货
中国棉花网专讯:中美元首在G20峰会期间会晤提振市场。11月15日,郑棉减仓走强,CF2301合约开盘13180元,早盘下探13120低点,随后一路减仓上涨,最高13405元,收于13395元,涨75元。疆内籽棉收购价格小幅涨价,主流5.8-6.2元/公斤,现货报价持稳,下游棉纱交投平淡,没有明显改善,棉纱、坯布走货不畅,新增订单不足,纺企库存持续增加,对于后期信心不足。整体看,新棉加工、公检仍大幅落后,仓单虽有增加,但维持低位,多空博弈激烈,郑棉难有趋势行情,预计维持低位震荡。
纽约期货价格
月11 14日,日,12月合约85.28美分,跌292点;3月合约83.62美分,跌271点;成交量44606手,减少1486手。美联储鹰派发言导致美元指数反弹,美国股市全面收跌,大宗商品普遍走低,ICE棉花期货收盘大幅下跌。近期宏观面出现一些积极因素,但全球经济远未恢复正常,许多不确定因素将继续抑制棉价上涨,市场低位回升之后需要筑牢底部,等待宏观面和基本面出现明确的上涨信号。
棉价跟踪
11月15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105.05美分/磅,较14日跌2.68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8129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8255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5278元/吨,较14日跌8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5385元/吨,较14日跌15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301)1873元/吨,较14日涨22元/吨。
棉市要闻
国内棉市: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11月14日,新疆地区累计加工皮棉163.31万吨,较2021/22年度同期减少82.69万吨,同比降幅33.61%,降幅较前期持续收窄;而截止11月14日,新疆地区累计公检2022/23年度皮棉48.60万吨,较2020/21年度同期减少156.86万吨,同比降幅76.35%。很显然,截止目前不仅疆内棉花监管库申请入库、公检的压力比较大,而且部分棉花加工企业厂内存储的皮棉数量也比较多,尤其南疆部分地区的防控对棉花运输、出入库的影响仍客观存在,加工企业反映入库、上站台并不顺畅。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11月14日,新疆地区只有540家棉花加工企业送检,较2021/22年度同期大幅减少390家,同比降幅达到41.94%;但11月14日当天,新疆地区加工皮棉6.18万吨,而2021年11月14日、2020年11月14日的加工量分别为6.99万吨、6.37万吨,日加工量的下滑并不突出,表明目前开机加工的企业基本实现全天、高负荷生产,籽棉供应比较充足,虽然送检企业数量减幅超过40%,但日加工量比较给力。
业内分析认为,参与2022/23年度棉花公证检验的企业数量大幅下降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部分棉花加工企业本年度未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自筹或自有收购资金比较有限,10月底没有收购、开机加工,2022/23年度是否加工皮棉存在较大变数。
二是吸收2021/22年度经验教训,少数棉花加工企业转做“棉花经纪人”——只收购、转售籽棉,不开机加工,赚差价、降风险。
三是受疫情防控的影响,10月下旬前少数地州棉花加工企业尚未获得批准开秤收购籽棉、加工皮棉。
另外,南疆部分轧花厂10月份收购、加工人员没有到位,也制约了企业开秤及皮棉入库、公检进度。
国际棉市:11月初,ICE期货价格大幅反弹,原因包括期货市场的空头回补和中国的进口增多,或者说美国出口需求有潜在增长的可能。
然而,市场仍然怀疑是否有足够的需求来使价格维持在更高的水平。目前,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出现了库存增加和订单减少。中国上年度积累了大量棉花库存,而今年又将增产,目前中国的棉花价格低于考特鲁克A指数所代表的出口报价(而一般来说中国棉花价格要比考特鲁克A指数高15-20美分/磅,但目前比A指数低8美分/磅)。
这表明,全球出口价格对中国没有吸引力。更高的外部价格应该不利于中国的棉花和纱线的进口。中国纱线进口量减少意味着中国对越南等国的纱线进口需求下降。反过来,越南是棉花的主要进口国,越南纺纱需求下降表明越南的棉花进口需求减少。中国进口需求下降可能最终会打压全球棉花出口价格。
棉花价格较低将使棉花2023/24年种植的竞争力下降。目前2023/24年期货市场棉花和玉米、大豆的比价是最低的。在下一个作物年开始前后(明年二季度以后),种植面积减少可能会为市场提供一些支持。
然而,任何面积和产量减少的影响也可能被推迟,棉花价格上涨需要有愿意出价的买家。随着最近整个供应链的库存积累和全球宏观经济状况放缓,这种需求何时会浮出水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显示,到2023年,世界上所有最大的经济体都将同时经历低于平均水平的增长。
2010/11年度和2020/21年度以来,棉花价格持续达到100美分/磅以上,恰逢金融危机和冠状病毒引发的衰退后的复苏。如果市场从2023年预期的经济衰退中最终复苏,可能会使价格在某个时候上涨,但在这之前,通胀、利率上升和库存积累的全部影响可能需要首先加以消化。
(来源:中国棉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