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信托类fof需精挑细选(信托fof是什么意思)_理财问答_转赚网

投资信托类fof需精挑细选(信托fof是什么意思)

小肖 0 0

圆桌对话二:FOF如何选绩优私募?金融大咖教你高效配置资产

“拥抱时代变局·共寻投资蓝海”,由私募排排网、中信建投证券主办,汇鸿汇升投资协办的“第七届中国FOF&MOM基金管理人年会”,于2022年11月10日在杭州钱江新城万豪酒店举办。

在11月10日下午的会议上,以“财富管理翻新章,聚焦FOF&MOM新未来”为主题展开了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二:FOF如何选绩优私募?金融大咖教你高效配置资产

对话嘉宾:
周 媛 资深财经媒体人(主持)朱灵引 勤远私募基金合伙人、投研总监蔡英明 龙航资产董事长张志远 中邮永安资产总经理助理胡 泊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

以下为圆桌会议全文

拥抱时代变局,共寻投资蓝海

主持人-周 媛

圆桌对话二:FOF如何选绩优私募?金融大咖教你高效配置资产

首先请几位嘉宾先介绍下自己以及各自的投资经历,也可以分享下贵司主要的投资理念?

朱灵引

大家好,我叫朱灵引,来自勤远投资,负责公司量化团队,之前我是在好买基金。从2017年到2021年初,包括在好买期间我们共从事了5年的FOF业务。截止到今天,我们勤远的总管理规模大概在30多亿,其中存量FOF产品规模在15亿左右。

蔡英明

大家好,我是龙航资产的蔡英明,跟这几位FOF基金经理稍微有点区别,我们是以股票多头为主的一个管理人,理念上是偏价值投资,规模是几十亿。

张志远

大家好,我是张志远,是中邮永安的总经理助理,现在主要是分管市场和投研两部分。中邮永安是一家由中国邮政集团下属子公司控股的一个FOF公司,包括永安也是我们的股东之一,我们主要公司的业务内容是FOF投资,我本人从2015年加盟到FOF行业,到目前为止在FOF领域,包括信托、私募公司,以及这家公司有多年从业经历。中邮永安现在的管理规模是在30多亿。

融智是排排网的全资子公司,主要是做FOF这件事情。我们希望能够结合排排网大数据的优势,从产品线上来讲,我们也希望做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全策略的平台。

主持人-周 媛

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剧烈震荡,包括很多的不确定性。对于当下的市场,我们该怎么看待未来?通过各位自身的,包括团队的研究,你们觉得现在市场中,会看到哪些投资机遇,或者有哪些风险点?

朱灵引

圆桌对话二:FOF如何选绩优私募?金融大咖教你高效配置资产

整体来说,我们自己的观点是,这个市场的机会和风险永远是并存的,只不过在这个时间点来说,在机会和风险的边际中,机会可能更高一点。

例如俄乌战争、疫情、外部加息、宏观事件。虽然没有完全落幕,但是整个趋势或者是边际变化是朝着相对比较确定的地方移动。

所以如果能够压制非确定性的因素在不断变强的情况下,风险偏好肯定是相对提升的。流动性的角度,应该也是相当长时间保持相对宽松一个状态。无风险利率这一块,如果美联储在后面的某一个时间点加息周期完成,我们无风险利率也会下行。

在这个大宏观背景下,我们的估值有进一步提升的明显的向上空间。讨论企业盈利方面,在周期收缩的末期,可以大胆一点。尽管是一个比较弱复苏的状态,但是一旦估值和盈利能够同时修复,在权益市场来说,我们觉得还是机会比较大的。我们在商品端不会太多的趋向于做完全的纯β型配置。

主持人-周 媛

不管是估值还是盈利端都可以看到逐步修复的契机,您有关注港股吗?

朱灵引

从量化角度,我们较少关注港股。

主持人-周 媛

如果看好明年,相对比较乐观,具体方向可以稍微说一下吗?是偏大偏小?还是偏成长,还是偏价值?

朱灵引

我们不太用这个角度来讨论。我们团队比较重视科创板的机会,从去年的第四季度开始,我们就非常密切的跟踪科创板股票的股值、盈利、发行情况、IPO情况,以及各种机构仓位的变化。

例如,科创板最大的一只ETF是华夏科创50的588000,在所有的宽基指数里面,在过去的11个月里面,只有他是以稳步的固态向上增长的,截止到昨天收盘为止,588000的份额从年初的120亿份额上涨至380亿,而且是稳步向上的。所以其实在这个纬度上,资金对科创板的追捧是长期的过程。

另外,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说,因为我们很关注这个事情。截止到上周五,观察科创板所有将近500只股票的技术形态,可以看到有300只左右是年线上或年线下5%以内的范围。

所以科创板有60%的股票的技术形态已走好,且科创指数也是所有的宽基指数里面,唯一一个提前形成向上趋势的指数。这些股票的总市值在2.7-2.8万亿之间,占整个科创板总市值的45%左右。可以看到,如果从这个纬度去划分,中小盘股票当中最重要的是在科创板的这个组合上。因此我们在底层产品上也有意识地加强科创板相关的配置,并尽可能用技术手段挑选一些来做增强。

主持人-周 媛

比较看好的是科创板这个方向的机会。蔡总,对当下的市场谈谈您的看法。

蔡英明

圆桌对话二:FOF如何选绩优私募?金融大咖教你高效配置资产

从前面几年整个市场演绎来讲,A股市场,2018年年底相对是低点,上证是2400点,2019年、2020年是价值白马股的牛市,2021年、2022年这类价值白马还有成长股都是比较大幅度的回调,包括医疗、互联网、消费品,这些股票的估值都是回调幅度比较大的。

医药股很多是从市盈率150倍、200倍,包括一些医疗服务估值现在已经到30、40倍了,整个估值回调幅度比较充分。互联网,港股的腾讯、阿里,跌幅都有70%左右,这两个是标杆,还有一些其他的二三线的互联网公司跌幅也巨大,其他的房地产公司的跌幅就更大了。

经过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这一年的调整,一些优秀公司的估值调整比较到位。因为像医药股,我们在跟踪比较重要的一些医药公司,不管是医疗服务或者创新药,或者是CXO、CIO,这些估值就更低了,整个市盈率在20-30倍,而且按照医药股历史上的估值,现在医药股的估值基本上和08、18年的估值是接近的。

我们自己感觉从这个时点看未来的话,比如说医药股,包括一些制造业,包括光伏、新能源车,他们的估值,未来几年有可能是站在慢牛的起点。但是这些行业中的优秀公司,他们在这个时点,往上的风险是远远大于往下的风险。

因为本身说20-30倍的市盈率,这些企业很优秀,成长空间也很大。我们觉得理论上在这个位置,不应该太悲观。但是A股的很多人说,可能所有人都在追涨杀跌,比如说2010年上半年,价值白马一杀,所有的散户,还有个人资金就全部涌进来,医药、互联网的估值都冲到了150倍,甚至200倍的市盈率。现在到了20-30倍,反而应该稍微乐观一点。

长期的话,在这些优秀的行业里,选到一些好的股票,赚钱的几率应该是远远大于输钱的几率,我自己是这样看的。

主持人-周 媛

您说的好行业有医疗、光伏、互联网?

蔡英明

差不多,这些行业是我们跟踪比较紧密的,也是相对比较看好的行业。

主持人-周 媛

感谢您的分享,整体来看,似乎很多品种业绩依然还不错,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市场会重新树立起信心,但是长期来看,您是比较乐观的。张总呢?

张志远

我们都知道做投资是投资未来,而不是过去。在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是比较悲观,包括今年的主题基本上是防守。目前我们所有的多策略产品今年全部取得正收益,就是因为我们今年定性为防守。

主持人-周 媛

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今年定性为防守?当时是因为什么原因?

张志远

圆桌对话二:FOF如何选绩优私募?金融大咖教你高效配置资产

这个事情得到今年的3、4月份。在年初的时候,了解我们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和敦和资产是有股权关系的,徐小庆也是我们的董事,我们一直在默契的交流。

今年3、4月份的时候观察到很多指标都告诉我们,今年做防守应该更加重要,想要有一波全面牛市可能比较困难。如说去年年底的时候判断今年是宽货币、宽信用,加上一些地缘政治的改善等,都没有落实。所以大约3月份就开始以防守为主,因此我们今年整体多策略都是正收益,年化基本上是5以上。

站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对未来进行投资的话,是比较乐观的。就像刚才两位老总讲的,很多低估的指标又凸显出来,整个市场有高估、低估。当前的时间点上,很多资产都有投资的价值,很多情绪已经到了极度悲观的时候,我们对未来的投资就应该适度的把风险放松一点,适当的提高一些敞口。

具体来讲,我们有两个比较明确的机会,一是像可转债,我们做FOF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所有策略里面去找到相对投资价值更高,风险可控,又有一定收益预期。在当前的时间点,很多人关注的是转股溢价率,现在大概是50左右,比较高。

但其实转债绝对价格的中位数已经到了120左右,在这个点,很多期权的价值已经跌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我们是拿他和股票多头、指数增强和其他的股票敞口类进行对比。做一个假设,如果后面继续悲观,转债还有10-20%的跌幅的空间,之后会L型的触底,市场走好的情况下,会有和股票差不多的涨幅。所以说在当前点,我们觉得转债的配置价值已经很明确了。

另外,很多人关注的是主观CTA的领域,也就是以基本面研究为主,做估值驱动体系的一系列主观CTA管理人。很多投资在CTA管理人的投资方,到目前这个时间点,可能已经快要忍不住了,认为有一年多的时间没赚钱,是不是整个估值驱动体系出现了问题。

在我们看来,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大家对他们的收益分析没有进行拆解。因为很多规模比较大的主观CTA管理人,在去年、前年,开始配置了比较多的股票,导致他们整体产品的收益有限,但其实像今年他们在自己擅长的主观期货领域还是有十几个点,甚至更擅长的板块有20-30个点的收益,所以他们的期货投资并没有失效,只是股票投资看似拖累了他们。

还有一个现象,这些年宏观扰动比较大,导致他们做期货比以往更难,同样的头寸,承担了更大的风险,更难获取收益。但是从以往观察的各种指标来看,每次在宏观扰动变小的情况下,整个市场的投资逻辑又会回归到产业链,如果回归到产业链上来讲,这些主观选手,他们的收益也是非常可期的。

所以我们觉得当下市场对未来不要悲观,有各种类型的策略都可以参与,而且有些比较明显的机会。

主持人-周 媛

谢谢张总的分享,接下来有请胡博士讲讲你们怎么挑选底层的优质基金?

圆桌对话二:FOF如何选绩优私募?金融大咖教你高效配置资产

这个问到我们的本职专业了。基金上是不是维度,第一眼看上去的往往是它的净值,也就是排排做的这件事情,相对来说把私募基金信息不透明的事情基本上解决了。

我们依然看到的主要是净值数据,净值数据肯定是有各种量化的指标进行衡量和比较,但是定量的数据,更多的像是我们筛选出优质管理人的门槛。进入门槛之后,各种各样的方面才是真正要考核的点。无论是管理人的管理团队、股权结构、策略来源、风控以及团队的整体性格,这些方面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点,要进行综合的打分,来寻找出最合适的品种。

另一方面,就像我们做量化投资一样,另类数据往往是我们获得超额收益的来源。另类数据从哪里来?比如说对团队的了解,团队有没有变化、人员的流动,这些都属于不那么容易获得的市场信息。在这些信息的点上,往往能获得一些类似超额收益一样的东西,或者说辅助做决策,甚至往往某些点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决策点。

主持人-周 媛

请蔡总也分享一下,你们会怎么挑选优质的基金管理人?

蔡英明

因为我们自己是管理人,我觉得看历史的业绩、整个投资理念、投资逻辑是不是对,这些都很关键。另外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包括投资的概率、事情的确定性把握、分析,管理人历史的业绩和理念。

主持人-周 媛

您觉得通常在挑选到了优质基金之后,你们会通过一些什么方式来控制风险、管理风险?

蔡英明

对仓位做一些控制,如果是从FOF角度,一开始可能不一定仓位下得很多,可以适当的建一些仓位,如果还在回调,再加一点。

圆桌对话二:FOF如何选绩优私募?金融大咖教你高效配置资产

主持人-周 媛

下面请张总回答这个问题,作为基金中的基金,您会怎么挑选优质基金,怎么做风险管理?

张志远

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想先回答更多的管理人问我们特别多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我们筛选基金有什么标准。这是一个特别难回答的问题,但荣幸在我们这个平台上,我可以跟大家讲一个有我们特色,而且对大家来说是特别好的信息。

我们除了法律合规风险和道德风险以外,没有任何的硬性标准,这是很少有FOF公司,甚至像国企、央企控股的公司可以做到的,一般来说都会控制年限、规模等各种问题,但其实我们这个要求反而是一个更加难的要求。

那么我们有什么标准?就是希望管理人从投研实力、定性定量上,可以在所有库里面,在管理人里面排名分位数靠前。

认定管理人在我们库里靠前,首先,我们把策略进行详细的细分。因为到我们已经做了五六年,甚至是更多年FOF的层面,已经很少有策略认知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把策略进行二级细分、三级细分,甚至现在内部分级到了五级策略,还会有各种策略的标签。

所以说管理人只要能明确表达他属于什么类型,我们就知道把他放在同类里面进行对比。我们库里面的这些管理人,排名前10%收益分位,往往都是稀缺、另类、高频的,其实这些管理人的评价不是特别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拿到他们比较好、优质的额度、份额,以比较好的商务条款去合作。

排名在10-30分位数的管理人,有几种类型,一种是管理规模较小的,他的策略比较好做。另外一些是当年做得特别好的一些管理规模较大的管理人,但是数量往往比较少。

更多的一部分,是属于他们暴露了某些风险,但是他们暴露的这些风险,不管是风格,行业,跟当年的市场非常匹配,导致他们在我们的库里面排名特别靠前,但是这些管理人往往是我们比较害怕的,因为他们往往也是排名后30的常客。所以说我们的问题是如何既投到前30%的分位数,又能对这些管理人的风险进行管控。有的时候,我们是不投,有的时候是用一些风格完全相反的管理人进行风险对冲。

第二是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坚持问大家要很多的交易数据。这点说起来比较敏感,我们会要很多的包括估值表,或者是交割单等进行分析。我们尽可能的在我们的角度去分析风险,希望经过分析的管理人,可以定制专户,投更多的钱,让我们更加放心,客户也更加踏实,双方的合作是更好的。

在我们的库里面有40-60分位数的管理人,我们也是投的。因为这些管理人长期处于细分策略收益中位数,他们非常标准,我们很乐意和他们打交道。这就是我们内部对这些管理人的不同看法。

具体的做法上,定性的指标非常多,各家也差不多。定量的指标上,我们自己自建了期货的估值表,交割单分析系统,股票具体的交易数据分析系统,也有采购外部的一些数据,包括自研的指标,用整体的思维去考虑他们暴露了哪些风险,这是我们整体的管理人筛选的框架。

圆桌对话二:FOF如何选绩优私募?金融大咖教你高效配置资产

主持人-周 媛

我理解是不能有特别明显的短板,是吗?

张志远

是的,我们希望他的收益更多是通过真正的实力做,而不是一些运气。

主持人-周 媛

接下来请朱总聊一聊怎么筛选好的基金,同时结合当下的现状,也给我们分享一下过往这么多年,在做FOF配置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心得和经验?

朱灵引

这个话题比较好,我们自己今年也跟随市场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团队之前主要以准入、采购外部管理人产品为主,现在开始积极内化一些自己的策略,并积极向内部MOM方向过渡。时间倒退到五年前,量化私募行业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如火如荼,那个时候在一个比较大的、有能见度的三方平台里面,其实挑选私募是相对容易的。

当时量化类私募的规模都没有到现在这么大,三方的话语权是很强的,很容易挑选到实力很强、又规模很小的私募。比如说现在千亿级别,或者是百亿级别的CTA或者是量化投顾,当年他可能就是7亿或者是20亿左右,所以那个时候挑私募是比较被动的。

我们可能关注的是你有什么,私募自己有什么。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自己也是一个比较懵懂的状态,这个私募能做什么,我们需要什么,大家是不知道的。往往是私募过来,我们问他们“你们有什么”?如果觉得这个东西能够满足我们的投资需求,并且适合代销,方法论讲清楚之后,并且考虑这个事情的延续性之后,大概率就会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就会直投或者代销,帮管理人做大。

当我们的团队2020年进入勤远私募这样一个平台之后,逻辑就发生了变化。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私募FOF机构,灵活度提升了。这时候我们会从相对比较被动的状态进入比较主动的状态,首先会问“我们需要什么?”。

勤远的目前大部分客户都是直销客户,从这个角度来说,客户找到我们,首先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收益。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客户的客群属性就决定了我们的产品特性。

我们会倒过来,从我们的FOF形态设置出发,去想如果客户对我们是这个要求,我们怎么做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很多时候会从我们的自己角度出发,去寻找适合我们需求的私募。就是对很多私募,希望可以进行二次挖掘。换句话说我们第一次找到它的时候,它可能还是做的市面上人人皆知的产品,但是我知道它可以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并且是专门为我做的。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对一些相对比较早的私募进行了二次的挖掘,目前市面上比较已经有名的私募当年都跟我们或多或少地有过这样的合作。

另外,我们会找一些能力比较过关的。我们有一个非常客观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能力过关,我自己本人从2007年在芝加哥入行,做了十几年交易,对策略的评判是非常到底层的,很多私募尽管很小,但是只要我们看中了它在某一方面能力,我们就宁愿把这个地方,通过我们的方法,给它尽量的扩大化。

例如,勤远当年投私募的时候是非常愿意,而且几乎是排他的定制产品。定制产品的目的是完全为了满足我们自己需求,并且从上至下,会对客户的要求拆分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资产,什么样的策略,细分到什么样的角度,能够把这个事情在每一个单元给做完。

所以从这个逻辑上,从买方过渡到纯粹的私募FOF之后,我们已经从“你们有什么”过渡到“我们需要什么”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尽量的完善投资框架以及运行效率。

圆桌对话二:FOF如何选绩优私募?金融大咖教你高效配置资产

大家都知道FOF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如果拿着私募的核心额度,可能2亿很好管,当场给你10亿马上就管不动了。第二同样一个客户在定制我们的第二类型产品的时候,拿到的收益和第一个的感受也完全不一致。

这就涉及到FOF很多在估值、运营、流动性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来完善这些事情,比如说截止到去年年底,我们可以做到让所有的客户购买勤远的FOF和购买任何一个单一的私募,都是一样的感受。

比如客户每周五申购,当天资金就直接联动到下面的子层了,所以净值是星期一开始跟着我们所有的交易母层同时在运行了。这些运营的工作,在我们看来,每年大概都能给FOF增加2-4%的收益。

常年累积下来很可观,这个时候我们就进入了2.5的阶段,但还没有到3。如果纯粹以申购场外的私募来完成投资目标的话,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操作困难,比如说工具太少,尤其是在市场有一些很特别情况的时候,希望能够从上至下对整个产品的风险暴露以及风险预算,有一个大致的宏观把控。

这个时候,我们就部分地释放一些场内权限到风控中去,把这个事情交付给团队,进行一部分场内基于风险管控要求的操作。从这个逻辑上来讲,慢慢的发觉这个事情还不够,因为有些私募做大了以后会有其他想法,也很正常,它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定制产品,尤其是当他们的规模有200-300亿的时候。

如果特别小的话,我们也面临着开始的一些不能巨额投入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基于各种考虑,慢慢的从一个纯粹的FOF机构过渡到了今天的状态,大概是以内部底层产品为主,对外形式上更接近一个量化多策略的机构。

勤远现在的构架是内外并行的,我们不排斥去认购外部的私募产品,只要能够在某一方面显示出非常明确的比我们更优秀的特点。同时在所有的条线上也有自己的内部产品,跟外部产品进行非常清晰的分割。

如果我花钱买你的东西,你必须比我好,因为这个是对客户负责的。但是里面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觉得你是纯做FOF的,现在来尽调我们,会不会有同业相争的问题?这个和我们的团队经验有关系,和我们合作过的机构都知道,我们从来不找任何一个机构要估值表。但是在尽调之前肯定会有自己的逻辑,截止到今天,就是比较清楚完全的知道是怎么做这个事情的。如果这个事情在过程中发生了任何的偏离互相期望的方向,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调整,因为最终还是要对客户负责。

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的方法论也好,产品形态也好,投资框架也好,是跟我们整个团队一路过来的经历有关。直到今天,我们这种内外并行的方法,是我们觉得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会一直坚持的,并且应该是最大化地能够向我们的投资者提供收益的一种方式,也是能够让我们的收益能够相对持续稳定在可预期的水平上。

我们挑选基金管理人和搭建团队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和大家分享到这里。

主持人-周 媛

胡泊总也分享一下,就当下的现状而言,你觉得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

不仅是FOF,更多的也往MOM这个形态不断的拓展,或者是进化。从我们整个FOF投资上来讲,有几点体会:

第一,怎么样把FOF产品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平衡。更多的是基于客户的风险收益偏好,客户的来源可能会决定他的风险收益偏好,来决定产品的最终形态。比如说排排网主要是互联网,可能个人投资者会占比更高,我倾向于做一个波动稍微大一些、收益也能更大一些的产品。

第二,以前觉得投一些私募,个人投资者可能是希望投后不管,获得确定的收益就可以了。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发现在FOF层面,或者是投资管理的层面,β的风险,宏观的风险是必须考量的东西。所以做配置的时候,必须把整体的β状况当成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第三,任何一家私募管理人,可能都无法做到资产的全解决方案,所以都有所长或是所短。用另外一个纬度上来讲,他的收益来源往往是一部分的因子或者是一部分的市场状况来决定的。从我投资的角度上来讲,一定要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说,一定要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分散。

例如,去年整体高频因子驱动的alpha可能比较好,今年偏中周期或者是基本面因子的超额比较确定,最近大家又有所回撤。所以从底层资产来讲,收益来源总是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当然预判很难,择时很难,我能做的事情是不仅从一级的策略,二级的策略,甚至是细到收益的来源,希望做得越细分越好。

这件事情很难,尤其是越到大型的量化类私募,收益来源越来越多元化,难以进行业绩归因,难以打标签了,这种分散的、有效性可能越来越难。所以从这个纬度上来讲,大的私募往往相对来说,除了β风险之外,管理的风险,策略的风险相对来说会更小,但是超额也会趋于平庸。对于小而美来讲,各种信用风险,策略迭代的风险,就是需要衡量和深入挖掘的点。

所以说,小的私募和大的私募怎么样进行选择,怎么样进行平衡,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综合来讲,我们都是在不断的进行平衡,寻找多元化、分散化。

圆桌对话二:FOF如何选绩优私募?金融大咖教你高效配置资产

主持人-周 媛

关于未来的大类资产配置?

朱灵引

这个话题跟我们的产品风险偏好有关,如果以我们最进取的产品而言,肯定是满仓的。但是我们会尽量的向科创板倾斜,不管是形态也好,基本面也好,比如说科创板截止到10月30日,会看到大概环比利润增速的中位数是39%,同比是159%,所以科创板整个板块作为利润增长的角度,是一个成长性最高的板块。

如果从宽基指数上配置,我们团队也会偏重于ETF。但是这个又和科创板有关,因为中证1000的总市值是12万亿,截至到上周大概有68个科创板的板块在这里面,平均的市值是100-130亿,所以整个科创板占中证1000总市值的比例大概在8%左右。换句话说,中证1000从这个意义上,他后面预期的β属性和a属性也是最强的。所以我们在宽基指数上配置也是尽量的在框架内,向中证1000偏。如果在这个里面再细分,就会向科创板偏。

主持人-周 媛

蔡总,大类资产角度,未来会怎么看待这个配置的策略?

蔡英明

在当下的时点,经过去年、前年整个市场比较深、比较大的幅度调整后,我们还是倾向于配置一些中国市场,哪怕是全球的,主要是中国市场一些比较好的行业的优质公司权益类资产。

当然,其他的债券类可能只是搭配,主要还是在权益类的资产,因为我们还是觉得中国当下的时点,未来国家的发展空间和经济的发展空间都比较大,现在人均GDP也就是1万美金上下多一点,跟欧美国家3万、5万、6万美金的人均GDP,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上市公司有5千多家,这么多的上市公司里面,肯定有一些比较优质的上市公司,他的价值在未来能够持续给股东创造非常好的、长期的回报。

因为从我们自己研究股票17-20年的经历来看,这些优质的上市公司,短期可能股价有一些波动,有一些涨跌,但长期的话,为股东创造价值后,股价上会逐步的展现出来。尤其是当下的时点,现在这些好的行业,比如说医疗、高端制造业,比较好的公司估值也是在泥沙俱下,调整之后其价值就更加体现出来了,所以我们觉得未来权益类市场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主持人-周 媛

张总呢?

张志远

大资产配置在我们公司内部定义为“战略配置”,我们是按照产品线进行划分的。不同的产品线可以给他不同的敞口比例,我们不允许投资经理把所有的大类资产全部按0-100进行配置,每条产品线控制了风险敞口,有些最低的可能只有5%,甚至0的风险敞口,就是他只能做套利类,最高的一般来讲可以达到50左右的风险敞口。

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我们有明确的衡量大年小年,比如说今年在我们看来是属于投资上的小年,比较难,但是明年,预估大概率是大年。所以说从整体的风险敞口讲,基本上都会放大一点。我们一般是把FOF收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类资产的战略配置,给投资经理设比例敞口;第二是策略的周期研究和择时,这个在我们内部叫做“战术配置”,允许投资经理在各个策略里面调整他的配比;第三是管理人的选配调控,靠管理人做出一定的超额收益。第四就是有很多的商务、运营、FOF细节上的优化,也可以带来一些收益增厚。

大类资产在我们内部是属于比较谨慎的调整,但是每次调整都会对整个基金做出明显的正收益或者是负收益的贡献。

从详细的各个敞口上来讲,像股票的敞口里面,我们在这个点,可能不太敢快速的增加股票多头或者是指数增强的敞口,会用可转债来表达一部分,买入期权表达一部分,指增也会逐步的加一些。期货上我们观察20日波动率已经开始上穿60日波动率的均线,这在我们看来,商品投资机会会有一定比例提高,所以我们也有逐步提高期货的敞口。

对于套利类策略,是今年最卷的一个领域,也是我们最难靠资产配置或者是策略择时去轮动的领域。但是今年因为大家上半年可能基本上把全年的风险预算,该亏的都亏得差不多了,导致下半年都蜂拥到套利类策略里面,现在5-6%的套利策略都成抢手了,所以是非常非常卷的。

我们是希望,比如说明年大家都把风险提高了之后,这类策略可以释放出来一定的空间。可能股票对冲的策略在最近几个月也有比较大的回撤,我们看他们滚动三个月的超额收益已经是比较低的位置了,我们还是觉得不要太悲观,还是有一定的机会的。

这是我们各个策略在四季度的预估。

主持人-周 媛

胡总也分享一下。

从FOF角度上来讲,大类资产配置确实是重中之重,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从配置细节上来讲,可能确实是基于目前的宏观状态之类,整体市场,像医药,包括港股,可能都有20个月以上的调整,在这样的一个调整时间和幅度之后,其实机构的出清状况是比较好的。

我们也认为适度的应该增加一些β的敞口。从各类资产上来讲,还是在不那么容易看到的情况下,建议均衡的配置。均衡总是能享受到资产分散的红利。

因为各种低相关的资产组合在一起,总是能获得一个更好的效果。对于投资者的体验可能也会更加的好。在这个细节之上,我们尽量的努力增加一些我们从宏观也罢、对策略细节的了解也罢,在这个方面做一些增强,细调敞口。

相关内容

标签: 策略进行 风险收益 管理人

投资信托类fof需精挑细选(信托fof是什么意思)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