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机构管理部(信托 监管机构)
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信托公司来说,回归本源业务是唯一的选择,主要是与受托人服务相关的业务。在任一细分行业,可能最终只有3到5家信托公司能够脱颖而出。
6月8日,记者从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处获悉,2021年有39家信托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其中多数公司是增加服务信托、家族慈善信托、证券投资信托等业务部门。
此外,还有信托公司增加了业务相关的委员会,旨在厘清业务边界,优化风险管理及业务流程;再次是根据公司自身情况整合总部管理模式,或者拆分细化管理模式,从而使前中后台职能部门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有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继2020年在经营层面的组织框架大幅调整后,2021年信托公司依然在积极推进组织架构调整,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经过前期的大力布局财富中心后,2021年信托公司布局财富管理力度有所放缓,走向稳定期,新增财富中心的有3家。
对此,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信托公司已基本形成转型财富管理业务的战略共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行业过往的发展对产品依赖较大,因此在投顾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专业人士的数量方面依然相对不足。
进行职能部门调整
“在2021年组织架构变化中,最为明显的是新增家族信托办公室、慈善信托办公室、服务信托业务部及股权投资业务部。”百瑞信托研究发展部方面表示,其次是整合原先N业务部门模式的信托业务部门,使之形成区域化、集中化管理的总部模式,提升信托业务效率,来推动信托业务的转型发展。
据悉,2021年共有8家信托公司调整或增设了不同类型的事业部,其中增设最多的事业部是服务信托事业部,此外也有些公司将信托业务整合或者独立。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约有12家信托公司对职能部门进行调整,以求实现更好地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目的。比如,有9家调整了与项目审批、项目运营、项目处理相关部门,3家变更了其他职能部门,主要是增设党群工作部等。
此外,调整了委员会的信托公司约有20家,其中约有10家在《资管业务新规》及《信托消费者权益保护自律公约》监管指引下,在董事会下增设或调整了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有7家信托公司增设了业务相关委员会,旨在划清业务界限,便于风险、流程管控;还有3家信托公司增设了其他委员会。
积极转型回归本源
在压降融资类信托及通道类信托的背景下,近年来,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出现明显下降。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30日,已披露年报的61家信托公司平均信托资产规模为0.29万亿元,较2020年末的0.32万亿元下降8.28%。
另一方面,集合资金信托的占比提升能体现资金结构的优化,所以人均集合信托资产规模与人均新增集合信托规模能更好地反映出人均经营效率。
从已披露年报的信托公司方面看,2021年平均人均集合信托资产规模为4.66亿元,较2020年末的4.50亿元上升3.56%;而人均新增集合信托规模为2.39亿元,较2020年末的1.87亿元上升27.67%。
有信托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信托公司来说,回归本源业务是唯一的选择,主要是与受托人服务相关的业务。其中三个方向分别包括:转型服务信托(含家族信托),做好受托人服务平台;做家族财富管理的整合服务供应商;打造以资产管理为主的优质供应商。
“不过,上述机会并不均衡地属于68家信托公司。在任一细分行业内,可能最终只有3到5家信托公司能够脱颖而出。”相关人士进一步指出。
需要增强专业能力
相关分析认为,2022年4月,银保监会颁布《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被划分为资产服务信托项下之一。可以看到,监管引导信托行业转型财富管理的路径更加明朗和细化。
记者了解到,经过前期的大力布局财富中心后,在2021年,信托公司布局财富管理力度有所放缓,走向稳定期,新增财富中心的仅3家。
自2013年至今,经过个别信托公司率先试水,到众多信托公司积极跟进,信托业在财富管理领域开展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已基本形成转型财富管理业务的战略共识。
另一方面,也有不愿具名的信托公司从业人士告诉记者,行业过往的发展对产品依赖较大,因此在投顾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专业人士的数量方面依然相对不足。
具体来看,不同于一次性的产品和交易,投顾业务的立足点在于服务,即为客户带来价值,因此,需要尽可能地让投资者获得持续、不间断的较好体验,包括风险测评、选择产品、调仓、付费以及赎回离开等各个环节。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