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东滩煤矿)
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了解到,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正式成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目前申报自然遗产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
申遗进入关键阶段
极可能成上海首个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保护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于1976年正式设立的保护形式。我国于1985年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目前,我国已有世界遗产56项,其中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遗产38项。
2019年,中国黄(渤)海栖息地(一期)申遗成功,江苏省盐城的两处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同时,中国政府庄严承诺,继续开展中国黄(渤)海栖息地(二期)申遗,将黄渤海区域更多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包括东滩在内的11处候鸟栖息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目前已进入了关键阶段。2023年,世界遗产大会将审议新的一批世界遗产提名地,如果能在大会上审议通过,该项目就将作为盐城候鸟栖息地的扩展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崇明东滩也极有可能成为上海市第一个世界遗产。
崇明东滩保护区位于黄海生态区南缘,总面积达241.55平方公里,是重要的国际候鸟迁飞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路线上重要的栖息地,这条迁飞路线横跨东北亚和澳洲,大多数候鸟无法连续完成如此长距离的迁徙,因此需要在中途停留和觅食。这里也逐渐成为鸻鹬类、雁鸭类、鹤类、鸥类和鹭类的乐土。
在这片湿地保护区内,到目前为止共记录到鸟类300余种,其中有22种全球受胁物种,1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5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履行国际有关公约和协定的重要窗口。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崇明东滩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也是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的重要原因。
20余年努力显成果
将建设大自然博物馆
东滩鸟类保护区成立于1998年,如今的鸟类天堂,并非一蹴而就。保护区刚成立的时候,大片自然滩涂非常适合各类水鸟栖息,但在10多年前却遭遇到了危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互花米草作为“固沙利器”被引入崇明东滩,作护岸固堤之用。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互花米草在东滩疯长,排挤海三棱藨草、芦苇等本土生物,又因其根部特别茂密,底栖动物无法生存,鸟类没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短短几年时间,互花米草已扩张至超过24平方公里。
为了给候鸟们重建一个温馨的驿站,从2004年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生态专家和保护区管理处的科研人员联手成立专项课题组,探索如何治理互花米草。2013年,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下,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开始实施。如今,互花米草基本被消灭殆尽。全程参与该项工程的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马强表示,清除互花米草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优化鸟类的栖息地,吸引更多的鸟儿来这里。
如今,这里修建了完善的水系,营造各类适合鸟儿栖息的岛屿、浅滩、沙洲、池塘,同时人工栽种本土植物海三棱藨草、芦苇和海水稻,为鸟儿提供食源。2016年冬天,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以小天鹅为代表的越冬雁鸭数量明显回升,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首次现身东滩,在生态修复区内栖息的鸟类超过6万只。
“上世纪90年代时,小天鹅的数量大概有3000只,2005年能观察到的每年也就6只。到2015年做了几年生态修复工程之后,开始恢复到20几只,这两年都已经达到了600多只。”马强说。如今,在东滩可以看到包括东方白鹳、黑鹳、白尾海雕、白头鹤这样的珍稀鸟类,以及2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这就说明我们做了那么久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申遗是对湿地保护成果的肯定,也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年1月,上海市发布《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这份纲要提出,要推动申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依托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建设大自然博物馆,让人人都能亲近大自然。
今年,东滩保护区也将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吸引社会大众关注世界遗产保护,营造保护候鸟栖息地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自然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自然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信息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