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太投资中国(德太投资官网)
据彭博社和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亚洲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之一的太盟投资(PAG,Pacific Alliance Group)正在考虑进行首次公开募资(IPO),募资规模大约在20亿美元,如若成功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并购基金IPO。
太盟投资作为亚洲的另类资产管理平台,目前在全球有11个主要办事处,管理资产规模470亿美元,投资包括私募股权、绝对回报和房地产等领域。这一切的领导者,是在中国拥有着私募之王之称的传奇投资人-单伟建。
01
成长岁月
单伟建出生于1953年,在北京长大,父亲是一名海关官员,母亲从事文秘工作,虽然出生便赶上大跃进时期,全国陷入饥荒,但还不错的家庭背景使他得以平安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
好景不长,1966年,正当单伟建踌躇满志备考重点中学之际,文革突然爆发,升学考试随之停止,他不得不中断学业,三年后被下放到内蒙古的戈壁滩开垦荒地,在那里一干就是六年。
刚到戈壁滩时,面对周遭空乏恶劣的环境,是选择自暴自弃还是自强不息?单伟建选择了后者。在别人被恶劣的环境消磨了斗志时,他却找遍了身边所有能看的书反复啃读,有一次实在没书可看了,身边只剩一本杀虫剂手册他也认真的阅读了起来。
好在来到戈壁滩之前,在朋友的协助下成功组装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机器虽然无比简陋,可偶尔还是能接收到几个彼时被视为“敌台”的国外电台的电波信号,其中有一档美国的电台节目除了播报新闻之外,还有一套教学节目 “英语900句”。实在无书可看时,他便尝试听这个教学节目自学英文,日积月累,居然逐渐掌握了不少词汇,而这在之后意外的成为了改变他命运的机缘之一。
通过从有限渠道学到的知识,令单伟建拥有了当时同龄人所不具备的眼光和见识,所以文革结束以后,当同代人还茫然失措时,他却已经拥有了清晰的目标。按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在任何时候都做好准备。如果命运不舛,不给我机会,那无怨无悔。但如果机会来了,可我没有准备好,那就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永不言弃。这就是我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对自己的坚持。
机会终于出现,1975年,凭着自己的坚持和收听电台节目累积的英文基础,没有接受过初高中教育的单伟健被挑选到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攻读英语,走出了戈壁滩。
转眼80年代初,得益于当时的改革开放政策,他又成为首批在文革结束后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取得旧金山大学的MBA学位、加州大学伯克利经济学的硕士与博士学位。有趣的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攻读经济学博士时,后来担任美联储主席、现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耶伦曾担任他博士项目的导师,也因此他们建立了长达几十年乃至延续至今的跨国友谊。
毕业后,单伟建在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当了六年的管理学教授,这所学校现在是中国人最钟爱的美国商学院品牌之一,培养了国内一大批包括投资人在内的商业精英。
02
加入新桥投资
1993年,单伟建辞去教职,投身金融,加入摩根大通,成为一位常驻香港的投行家。五年后转投新桥投资担任合伙人,后者彼时是私募股权巨头德太投资集团(TPG)的亚洲分支。在新桥担任合伙人期间,正逢金融危机席卷亚洲,他是少数在这场危机中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成功在危机中掘金的金融猎手。
1997至1998年,彼时名列「亚洲四小龙」的韩国爆发金融风暴,不堪冲击的企业和银行纷纷倒闭。作为国内主要银行之一的韩国第一银行也未能幸免,最糟糕的时候,整个银行价值不足9亿美元,而亏损竟高达10亿美元,几乎可以称为“病入膏肓”。
在这样的背景下,单伟建率领美国新桥投资团队与韩国政府展开了历时15个月的马拉松式的艰辛谈判,以5亿美元成功获得韩国第一银行的控制权,随后通过改组董事会、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战略转型等一系列重整措施,使其成功扭亏为盈、起死回生。
当五年后新桥成功将第一银行的股份售出时,当时投资的5亿美元已经变为33亿美元,获得5倍回报。这次交易是韩国历史上首次将一家全国性银行的控制权卖给外资,也开启了危机后全国银行和金融体系的改革。
如果说韩国第一银行的收购是单伟建崭露头角的一次战役,那么真正使其名声大振的,则是对深发展银行的经典收购案。
2002年,成功重组韩国第一银行的光环未褪,单伟建回到中国。此时正值中国银行业变革处于风生水起之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向外资抛出绣球,当中也包括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股,证券代号为000001的深圳发展银行。
当时的深圳发展银行正陷于高达上百亿元的不良资产困境中,政府有意出售部分股份,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重组深发展。当时的深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还是吸引了花旗、汇丰等国际大行的竞相角逐。当外界几乎已经笃定将会是这两家之一接手时,单伟建却带着几名同事默默的租下了深发展大楼里一间不大不小的办公室。
面对体量、资历都与自己不在一个量级的国际老牌银行,而且还不止一个,单伟建却志在必得,这种自信不仅仅来源于新桥在第一银行的出色表现,更是因为单伟建非常清楚,深发展目前急需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需要的是一剂资产重组良方,能够让深发展尽快摆脱困境,在未来几年跻身亚洲优质商业银行之列,而这与外资银行只想利用深发展在内地的影响力来拓展自身业务的盘算明显不同。
事实很快验证了单伟建的判断,深发展的国有股东对单伟建的计划动心了。
2002年9月底,经过漫长的谈判,单伟建击退资产达数千亿美元的汇丰、花旗等国际银行业巨头的竞购,成功率领新桥团队入主深发展,同时也创造了首例外资收购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历史纪录。
入主深发展后,单伟建随即便开启了对深发展的改革,他的重组手法和并购韩国第一银行时的手段如出一辙,即改组董事会、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如聘请摩根士丹利著名的银行家“中国通”蓝德彰出任董事长。对内则进行优化整顿,大力处置不良资产、完善风控机制,使深发展这家老牌上市公司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
5年之后,当新桥从深发展退出时,深发展的总资产已经从200亿美元增加到600亿美元,涨了三倍,不良资产的比率则从11.4%下降到0.63%,新桥也从中创造了1.5亿美元投入获得超过24亿美元退出的惊人回报,值得一提的是,由单伟建主导的这两起银行并购案还被写入了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案例。
虽然成绩斐然,但单伟建后来回来回顾这两起交易时表示,“像我们这类的PE,收购型的PE是非常辛苦的,赚的钱也是辛苦钱。”不仅要面对外部竞争对手的阻挠,还要兼顾好内部各类型股东不同的利益诉求,同时还要把企业带入一个新的轨道,为此他确实度过了不少个不眠之夜。
03
创建太盟投资集团
2010年,在新桥工作12年后,单伟建宣布离开新桥,随后募集25亿美元,创立太盟投资,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独立发展之后,虽然面对的是私募投资百花齐放,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但单伟建却如鱼得水,出手果敢,接连拿下了众多令人艳羡的项目,对腾讯音乐的投资就是其中一例。
早在几年前,太盟投资便向中国音乐集团(腾讯音乐集团前身)投资了1亿美元,2018年12月中旬,中国音乐集团与QQ音乐合并后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市值曾一度达到260亿美元左右。虽然在今年中概股普遍下跌的背景下股价有所回落,但太盟投资持有的股份仍然价值达数十亿美元。
经过12年的发展,如今的太盟投资,已成为一家专注于亚洲的投资管理公司,其中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又超过了在亚洲其他市场投资的总和。所投资的企业横跨消费、医药、金融和科技等领域,其中包括乐信金融、宝钢气体和海正药业等等。
在一次采访中,单伟建表示,“从投资机会来说,中国市场更加友好,如果一个市场经济稳定增长、汇率稳定、金融体制健康而且市场规模巨大,投资赚钱的机会就比较多。中国具有所有这些条件,所以机会更多一些。”
深耕多年之后,单伟建依然对中国市场信心十足,那么他和他的太盟投资未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是否还能够继续创造辉煌,值得我们拭目以待!